近年来的国企贪腐案还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多数落马的国企高管是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查处,由国资委纪委直接查办的案件比较少,不少地方多年不办一个案。
曾有人质疑,国资委调查国企,无异于“老子查儿子”,能查出什么结果?有的国资委纪委干部也说,去年以前,存在查案不多的情况,但国资委并没削弱对国企的监管,而是把监管重点放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上。虽然直接查办的案子不多,但参与查办的也不少。
上述国企干部补充,国资委经常联合纪委、检察院等联合办案,这也和国资系统缺乏办案专业人才有关,单独查处大案要案缺乏专业支撑。
如今,形势正在发生变化。据记者了解,去年至今,“办案力度”成为各地国资委的正在进行时。毕竟,纪委不查案,高压线不带电。正如一名省国资委纪委内部人士所言,不追责无以立信,不查案无以立威。(应当事人要求,文中部分受访者系化名。)
附:国企监督的四川探索
针对国企腐败频发的现状,全国都在对强化国企监督工作进行探索,近几年,四川也开展了一些有益尝试。
省纪委、监察厅建立起与百余家中央驻川单位的协调联动机制,根据党组织隶属关系,明确省直纪工委、省教育纪工委、省国资委纪委、省国防科工办纪委等分别负责中央驻川单位的归口管理工作。
目前,已将银行、通信等中央驻川单位纳入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体系,正在把中央驻川单位与省直部门一道纳入党务政务公开、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等工作布局当中。
按照省纪委要求,从今年起,省国资委在全省省属国有企业中推行“三位一体”监督体制,即逐步实行企业纪检、监察、审计由企业纪委书记统一领导体制。强化纪检监察工作与监事会工作协调联系,加大监事会监督检查结果运用力度,整合监督力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升监督效能。四川省国资委纪委书记秦明认为,这种做法不仅较好地理顺了监督体制,而且整合了监督力量,加大了监督力度,体现了监督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