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广东电霸”卸任5年被调查 6年花出上千亿(11)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莞讯网    2014/3/31 10:38:06  我要投稿  

让王东头痛的还有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岗双责”要求国企一把手主抓党风廉政建设,然而实际上,这项工作被认为是纪委一家的事。一把手经常以主抓生产经营为由,把党风廉政建设任务交给纪委,纪委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时,却常常遭遇冷眼。

和王东一样,其他国企纪委书记也有类似的困惑。

湖南邵阳市一家市属国有企业纪委书记蔡长健直言:“我是由企业选出来的,监督对象都是老熟人,即使发现苗头,大多当成内部问题解决,尤其是对一把手。”

目前,国有企业纪委书记的提名权主要掌握在企业手里,国企纪委书记往往受制于企业一把手,说不起“硬话”。

西部某国有企业决定提拔一个分院的副院长,在对他进行考察期间,该国企纪委书记发现他以个人名义成立了公司,却利用分院平台为自己公司拉项目。但一把手觉得是小问题,最终这名干部被带病提拔。

在国企,纪委的权力常取决于一把手,除了提名权,工作经费也得由一把手签字,不批准什么事也干不成。如遇到国企一把手对纪委工作不够重视,纪委就会成为弱势部门。一些刚被分到国企纪委的年轻人更愿意到国企内部的监事会、审计等业务部门工作。

国企内部监督力量并不少,除了纪检监察,还有审计、监事会等。在王东看来,纪委查案主要针对某个人,而审计部门和监事会监督主要针对某件事,若是能借助审计和监事会的力量,从对某件事的日常监督中发现问题,再由纪委出面查人,一般都是十拿九稳。

但过去,这些部门由不同领导分管,在具体工作上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对于某些问题多方插手,而有的事情又无人过问,遇有难题则推诿扯皮,影响了监督效果。

西北某国有能源企业的纪委干部程卫东向记者描述,他在纪委工作几年,大部分时间忙于配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比如陪领导去下属公司查看项目进度等。他说,并不是不想搞好监督,而是调动不了其他监督力量,自身的监督措施和手段又不足。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