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动电压控制性能评价标准
推进全网、省、地多级、各电压等级无功电压协同优化控制技术的研究,研究新能源基地无功调节设备协同控制策略,大规模新能源基地AVC功能应用和闭环控制技术的研究,提高新能源大幅波动情况下电网安全性和电压质量水平;提高地县一体化电网调度控制系统AVC功能应用水平;研究和制定AVC控制性能评价标准。
(4)在线安全分析裕度评估方法和标准
研究在线安全分析裕度评估方法和标准,指导提升现有应用功能和维护机制,融合先进技术,全面提升在线安全分析的研究能力和实用水平。基于在线潮流、状态估计结果与电网实际潮流,实现对在线计算参数与离线参数对比校核;实现机电-电磁在线混合仿真功能,提高在线安全分析精细度;深化在线安全分析算法研究,深化稳定裕度评估和紧急减负荷协调优化等技术研究,准确把握系统稳定特性;研究稳定裕度评估实用化算法,建立辅助决策专家库,开发适用于主网结构及局部电网的辅助决策计算方法,提升在线安全分析裕度评估及辅助决策实用化水平。
(5)电网运行趋势和风险评估标准
推进电网运行在线趋势分析技术,研究前瞻分析和协同控制,研究电网在线运行风险评估和连锁故障自动搜索与仿真,研究风险评估标准,建设在线运行风险评估系统,依据国务院599号令进行电网故障风险分级,实现连锁故障的自动搜索及仿真,对电网发生严重事故和大停电进行预警。
3.清洁能源接入与消纳
(1)清洁能源基础数据规范和在线评价
针对水电、风电、光伏、抽蓄、分布式电源等各类清洁能源电站基础资料和运行数据,研究规范化管理模式;研究新能源场站并网性能在线评价技术,全面开展新能源并网性能监测,有效管控新能源场站网源协调参数,准确掌握新能源发电并网特性,形成在线评价标准;研究新能源发电基地大规模脱网风险评估方法,建立评估标准,提升新能源并网安全水平,保证系统运行安全。
(2)建立科学合理的清洁能源预测评价体系
提升清洁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技术水平,深入开展多时空尺度数值天气预报及预测技术在大规模新能源及梯级水库(水库群)发电能力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实现新能源功率爬坡事件的多时间尺度预测,推动新能源中长期发电功率预测技术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清洁能源预测误差评价体系,提升清洁能源预测结果应用水平。
(3)新能源优化调度与消纳的量化评估
研发开发新能源消纳能力分析软件,开展新能源消纳能力的量化评估,制定量化评估标准,有效提升新能源优先调度能力;开展调度决策对清洁能源消纳的影响评估研究,指导电网运行方式优化、常规机组开机方式组合和水库运用方案,提高清洁能源消纳水平;研究新能源与抽水蓄能电站联合优化调度评估方法,形成统一评估标准,指导进一步挖掘抽蓄的调峰能力,减小弃风、弃光的发生,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4.适应市场化的电力调度与辅助服务
(1)市场运营信息规范及共享机制
适应市场环境下信息及时公开、披露和发布要求,研究电网及市场运营数据的存储与传输统一格式,开发适应市场环境的数据申报与信息发布功能,在统一标准下,实现多渠道、多载体交互式应用,主动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构建电力市场环境下调度核心业务新机制及信息交互共享机制,研发市场环境下调度核心业务的标准化流程,并根据市场化进程逐步推广。
(2)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与规则
落实中发〔2015〕9号文件要求,跟踪研究辅助服务相关机制及规则,在开发辅助服务调用及计量的技术支持系统的同时,全面梳理电力市场化中辅助服务品种及总量需求,研究常规电源、售电侧、电力用户以及新能源参与调频、调峰、切机、切负荷以及备用等辅助市场的计量方法及定价规则,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
5.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系统
(1)电网模型、图形和数据规范存储与共享
研究电网调度控制模型横向分区部署、纵向互联共享框架,制定模型标准维护和审核流程。研究模型拆分与拼接、发布与访问、多版本管理、离线校验与在线生效等模型共享关键技术,建立规范的电网模型、图形、数据的存储机制,提供高效的电网模型和数据服务。建立模型和设备的关联方法,以统一调度命名为线索,贯穿设备全寿命周期。
(2)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
为适应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对调度技术装备的要求,保障自动化产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工作有据可依,迫切需要制定电力调度自动化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标准主要适用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求分析、设计和实现工作,其他软件可以参照执行。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设计、硬件系统设计、安全关键功能的设计、冗余设计、接口设计、软件健壮性设计、余量设计、数据设计、防误程序设计、编程要求、多余量处理、软件更改要求等。
(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质量度量与评价准则
随着智能电网及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当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面临的重点任务和重大挑战。为适应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对调度技术装备的要求,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质量度量与产品评价工作有据可依,迫切需要制定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软件质量度量与产品评价准则。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质量度量与评价的关系;质量度量:质量模型、内部度量、外部度量、使用质量度量;评价:通用评价过程、开发者用的评价过程、需方用的评价过程、评价者用的评价过程、评价的策划和管理等。
(4)电力调度数据网业务接入规范
电力调度数据网作为电力生产信息传输的主要通道,尤其在调度数据网双平面条件下作为电网运行数据传输的唯一通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电力生产业务和信息采集设备多种多样,信息传输模式也各有不同,电力行业有必要对来自各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和售用电企业接入调度数据网的业务制定接入规范,用以对各业务接入的方式进行制约。规范适用于各电力生产相关企业接入调度数据网的业务。对接入调度数据网业务的硬件规范、软件规范、网络拓扑规范、通道组织规范、通信规约要求、接入模式选项、安全防护要求等进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