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智能技术管控领域
加强智能用电终端设备的质量管控,完善智能用电终端设备运行可靠性分析技术标准;建立智能电能量管理控制系统,新增智能管控系统、安全防护、交互技术等系列标准;开展智能用电终端的在线监测和智能诊断,新增远程检定、数字化效验等标准。
7.能效测评领域
结合需求响应、智能有序用电等新型业务,制定相应需求响应终端的数据传输规范、终端技术规范、系统建设规范。修订大用户智能交互终端技术规范、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等负荷管理类技术标准,使之支持负荷动态管理。并制定虚拟电厂、可中断负荷执行效果评估规范。结合能效和电能质量等监测系统建设情况及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制定相应设备和系统的检验规范,建立电力需求响应产品的检验标准,是产品检测工作支撑各项系统工程建设。
8.电力营销信息化领域
统一电力用户档案管理,减少资源消耗,新增电力用户电子化档案系列标准;减轻电力营销人员作业负担,提高作业效率,新增电力营销智能穿戴设备系列技术标准;规范配售电企业电费收缴,降低收费风险,新增电力客户信用评价系统、电费计算等系列标准。
(十三)全国架空线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修订金具基础方法类标准
重点修订电力金具、配电线路金具和名词术语等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架空配电线路金具技术条件》、《电工术语架空线路》和《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3项金具基础类标准。根据需要,修订金具和杆塔试验类标准,主要包括《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等。
2.修订金具和杆塔产品类标准
在金具方面,重点修订线路配电线路金具方面的标准,并根据技术发展修订其它线路金具标准,主要包括《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架空裸导线金具》、《额定电压10kV及以架空绝缘导线金具》等。
在杆塔产品标准方面,重点修订铁塔制造、螺栓螺母、混凝土电杆等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输电线路铁塔及电力金具紧固用热浸锌螺栓与螺母》和《薄壁离心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
3.制定新材料类产品标准
跟踪新材料在输电线路金具、杆塔上的应用情况,支持制定具有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等特点的产品标准,如《超高性能混凝土电杆》、《输变电钢结构用法兰》和《沙漠地区输电线路装配式基础》等。
4.制定线路运行类标准
制定线路运行维护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国家标准或电力行业标准,规范检测方法、技术要求,为新设备在电力系统运行维护检修的使用把关;制定作业检修、运行维护新方法技术导则或规范,为保障检修、检测人身安全和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撑。围绕架空线路智能化、机械化巡视检修方向制定标准。
(十四)全国架空线路运行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
跟踪架空线路运行维护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提出制定运行维护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国家标准或电力行业标准,规范检测方法、技术要求,为新设备在电力系统运行维护检修的使用把关;同时制定作业检修、运行维护新方法技术导则或规范,为保障检修、检测人身安全和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撑。
完善直升机、无人机、机器人巡视检修等领域的运行标准体系。
(十五)电力行业绝缘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针对交流、直流系统,重点在各类绝缘子使用导则、运行维护管理规范、污秽标准和绝缘配合、新产品、相关原材料及零部件等方面,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同时关注相关检验检测方法、状态监测和评估技术、机器人检修技术等方面。
(十六)电力行业农村电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规划设计
主要针对配电与农电规划设计技术深度、计算分析数据规范与评估、建设与改造以及高可靠性配电网、主动型配电网等技术开展城乡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和评价等方面的标准制修订;重点标准包括配电网规划设计导则、配电网规划计算分析数据规范、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技术规范等。
2.配电装备
主要针对智能型配电主设备、节能和电能质量治理等技术开展智能化配电开关、新型节能配电变压器、节能及电能质量治理装置、智能型低压电器等方面的标准制修订;重点标准包括智能型配电开关配置要求及技术条件、节能配变分类与选型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