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电改十八年反思与展望 日美德电力考察随想(10)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和讯网  作者:刘纪鹏  2016/4/27 9:16:44  我要投稿  

启示4:南方公司的资产重组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厂网分开的重要性以及在方法论上渐变式改革的重大意义。南方公司所进行的厂网分开的改革是由其自己推进的,政府并没有强制对其进行纵向拆分,过程比较平缓,所以没有出现大的反抗。这对我启发甚大,联系到国电公司的改革,我就认为国电公司应该尽量学习美国南方电力公司实行渐变式的改革,依靠内部力量推进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走“脱了裤子割尾巴”的道路。而且对于后来国电公司面临拆分压力时,我也继而认为国电公司应努力继承其自身前五年的改革成效,逐步改革,避免彻底的、剧烈的拆分,但我的这一设想最终未能实现。

启示5:在市场本身调整过程中,有些产业尤其基础产业的稳定和发展,必须也要让消费者受益。如果系统的改革思路顾及不到这个目标,改革最终会适得其反。因为垄断产业的调整,转让出去的价格很高,垄断性的高价购买使接口成本就高。这一点在经济学研究过程中不能忽视,更不能轻易被某种观点左右。

启示6: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能否实现平稳过渡,还需要实现另一个飞跃——即在大家都认为中国的改革第一步已经成功的时候,第二步也不会出现问题,找到能快速达到美英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不会发生严重失误的一条捷径。

我们不能学早期的西方国家解决基础产业问题的过程,不能在打破现有的不合理的格局之后再犯一些更低级的错误。因此,在基础产业反垄断研究过程中,大家必须把这个产业的功能和特点研究透。如,在电力领域,到底哪个环节算垄断?发、输、配、售四个环节里,要把发电全部剥离出去竞争,同时把私人售电公司培育起来。

在上述启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体会还是在于全国联网方面。

美国人在加州电力危机中已认识到没有大联网也就没有供电的安全保证,他们已开始从ISO(州的调度)向RTO(区域性的输电网组织者的地区调度)过渡,最终还要发展成为NTO(全国范围内的输电网运营商)。同时,他们也在研究包括建立在NAFTA( 北美自由贸易区)基础上的美、加、墨跨国联网。

加州危机对中国的启示——全国联网十分必要。加州电力危机不但令全世界瞩目,对中国的电力改革设计者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中国的电网设施基本是以五大电力集团为基础形成的十几块电网,互不连接。因此我们不难想象,如果像广东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特殊原因而无法获得足够电力供应的时候,其他地区尽管电力充足,但由于缺乏全国性的互联传输网络,同样只能“望电兴叹”,即使有天广线的水电从西部向广东送电,但万一也发生加州20年不遇的干旱,还是会发生问题。因此,从华东向南方的联网也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全国联网。全国联网将是中国电力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实际上,我在《从国电公司改革看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这篇论文里,已经从更广泛的角度谈到了建立全国电力联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全国联网,就永远不会有供电厂商之间的充分竞争,更谈不上提供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没有全国联网,就无法实现“西电东送、北电南调”的规划目标,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州电力危机对我们是一个警示:如果没有全国联网基础上的资源合理配置,区域性的电力危机随时可能爆发,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