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电动汽车领域,政府和企业正处于蜜月期,抛弃了市场需求。一个民营企业家曾告诉我,不做电动汽车时根本见不到地方政府领导,一做电动汽车,地方政府领导就会主动来视察。做电动汽车变成获得政府关注的方式。一些大汽车企业也心中有数,做电动汽车风险较大,燃油汽车未来10年还可以维持高速发展,为什么要做电动汽车呢?
中国的一些电动汽车不是按照产品生产规律研发生产,而是按照给领导看的样品进行开发。目前,中国获批的电动汽车已经超过70多个品种,但是加在一起还不超过6万辆。有的电动汽车品种少到只生产几辆、十几辆。
而反观日本一共才有两个电动乘用车品种,产量就已经超过10万辆。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忽视市场,那电动汽车的市场阻力在哪里?又是为什么阻碍了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根据调研和统计结果,第一是担心没法充电,害怕电动汽车抛锚;第二对技术没有信心;第三才是价格问题。因此,中国选择与德国进行电动汽车充电项目的合作是正确的。
记者:中国为什么选择德国,而不是电动汽车推广多的美国或日本?
陈清泉:抛开政治层面的原因,从技术的角度来讲,首先,德国的电网频率与中国相同,合作成本较低。
其次,欧洲电网有统一的标准,中国电网也同样有统一的标准,容易对接。而美国的电网是分散的,各家电网公司各有标准、产权,各自为政、相互掣肘。美国在电动汽车充电电网方面并不先进,甚至还远远不及中国的电网调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