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基于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盐湖锂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气候条件,“十一五”以来,青海紧盯新能源产业走向和技术进步趋势,着力打造以盐湖锂资源开发、电池正负极材料、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为重点的完整锂产业链,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在青海西宁举行的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首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6月10日拉开大幕,青海锂产业的发展引起业界高度关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青海依托盐湖资源做大做强锂产业比较优势明显,但仍然需要突破技术、人才以及产业发展机制等“瓶颈”。
青海打造锂产业基地具有“双重优势”
作为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较强影响力的新型优势资源,锂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而且随着锂电池的生产技术日趋完善,锂电力电池的市场需求急剧扩大。有关数据显示,国内碳酸锂的年市场容量约为10万吨。
“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为拥有绝对资源优势的青海发展锂产业提供了难得机遇。”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乔弘志介绍,作为我国锂资源大省,青海境内已经探明储量的氯化锂保有储量超过2200万吨,约占全国盐湖锂资源储量的83.4%、世界卤水锂资源储量的三分之一。
而且,青海锂资源的分布呈现高度集中、单一矿床少、品位低但储量大等特点,有利于建设大型采选冶联合企业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
乔弘志表示,随着固体锂矿储量不断减少,碳酸锂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进入21世纪后,全球锂工业已从固体锂矿开发为主逐步转向以盐湖卤水锂提取为主,在这一大背景下,青海从“十一五”开始加快盐湖提锂的技术研发并且逐步解决了工业化生产难题。
“目前,青海中信国安采用煅烧法工艺建设了两条万吨级碳酸锂生产线,青海锂业采用离子选择迁移分离法工艺建成一条3000吨的生产线并已实现工业化生产,青海盐湖集团旗下蓝科锂业采用吸附法工艺也已完成了工业化试验工作并建成了万吨碳酸锂生产装置。”乔弘志说,青海省形成了4万吨的碳酸锂产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酸锂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