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乔弘志、王珑等业内人士建议,为促进青海以盐湖锂资源开发和锂电池为核心的锂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系列化发展,政府部门需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优势和政策引导优势引导这一产业上下游对接、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宜构建区域分工明确、产业环节细化的产业布局,通过产业定位形成区域分工合理,产业集聚发展的格局。在上游环节依托柴达木盆地资源赋存条件布局碳酸锂产业,形成碳酸锂、硫酸钾、硼酸等含锂卤水综合开发产业集群;下游环节则需综合考虑人才、技术、区位等优势,布局正极材料、电解液、电池隔膜材料、电池等锂下游产业,形成锂动力电池和离储能电池产业集群。
第二,应在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加大上游配套技术和下游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以资源整合为抓手,引导和鼓励企业联合国内有关科研部门进一步加大正极材料、电解液以及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封装等技术的研发,形成自有知识产权。
第三,加强与国内外锂电池优势生产企业的对接,充分发挥矿权融资的杠杆作用,通过调整部分锂资源的矿权,调动国内优势企业进行碳酸锂下游产业投资的积极性,形成上下游相互参股、共同开发的锂产业发展合力,。
第四,建议政府部门组成产业发展协调机构,及时协调解决锂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锂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