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高速公路的嘉兴服务区,这里每天熙攘的人流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服务区的两侧有两个寂寞的摆设——充电桩,堆满灰尘的充电设备在空荡的狭小电站里诉说着难言的孤独。
三年前,国家电网在这里建起了沪杭高速上首个电动车充电站。在服务区每侧的充换电站中配了3个移动充电仓和3个电池转运箱。然而,这些充电装置却成了摆设,每个月偶尔经过的几辆电动测试车,成为这些电站存在的象征意义。
目前,国家电网已在全国建成了400余座充电站,但几乎没有盈利的电站,经营处于全线亏损状态。对此,国家电网一筹莫展。
在大洋彼岸的另一边,位于美国加州的特斯拉汽车公司(下称特斯拉),正想尽办法打开中国市场,而首当其冲摆在它面前的难题,便是如今建造特斯拉在中国的充电网络。
自2013年特斯拉正式进入中国后,它便一直在寻找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电网扩展模式。他们希望这种独特的充电模式,既能够提高充电网点铺陈效率,也能提高使用率。
当今年早些时候,特斯拉宣布将在中国建设起庞大的免费充电网络时,在一些人看来,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国家电网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而中国的普通电网甚至不具备特斯拉充电的基本条件:电流、电压不稳;90%插座没有地线;火线零线大部分是接反的。
这使得特斯拉不得不在中国有所放弃,包括不引进美国车主普遍使用的UMC移动充电器,因为中国的普通用电环境并不具备使用UMC的条 件。
但仅仅半年后,人们发现特斯拉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国铺设充电网络,这种被特斯拉称为“目的地充电”的方式受到了商家、企业和民间的欢迎。地产商、电信运营商等都参与进来,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充电网络生态系统,且以互联网放射状在全国蔓延。人们不禁要问,特斯拉是如何做到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