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深圳后,王振飞首先发掘当地资源。经过几次谈判,他很快找到了商家的共同诉求。在这个模式中,最大成本是由特斯拉免费提供的壁挂式充电器。为了吸引特斯拉车主的驻留,大部分商家都愿意支付2000元至5000元的施工费在自己营业场所安装充电桩,并提供后续充电服 务。
随后,曾经在英特尔和爱国者公司工作的王振飞,依托过去的背景创办了一家充电网公司。从今年7月底开始,深圳充电网公司成为特斯拉目的地充电计划的官方合作伙伴,专门负责目的地充电建设的具体落地实施。
随着谈判商家的增多,问题随之而来。有一次,王和王振飞坐在一起几乎没有办法交谈,两人的电话此起彼伏,询问的都是同样的问题。“没有人可以忍受每天回答无数遍一模一样的问题。”王振飞因此建立了一个网站,将商家关心的常见问题罗列其中。对于技术和配件上的问题:使用哪种电表?用多粗的电缆?均标准化做成系统资料。通过公式化的操作,合作商家只要在网站上填写相关信息,就能得到报价单,以便了解做这件事的成本投入。网站解决了标准化和数据库管理的问题,施工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大约95%的客户选择自己施工,整个过程通常需要3天至5天。通过网站标准的流程后,最后的安装需由特斯拉审核通过。
特斯拉希望充电网络的铺设速度,能配合特斯拉在中国各地的交车顺序和市场目标。在数量和距离上采取平衡原则,以避免资源浪费。特斯拉建议在每个社会公共场只安装2个至5个充电桩。这种单一场地的数量限制,则需要通过增加众多个体变成高密度的充电网络。
实际上,深圳充电网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做充电桩安装之后的管理服务。对特斯拉来说,需要知道每个充电桩的使用状态,以便监督管理。对于合作商家,需要后续的运营维护,即使免费提供电费,也希望对用电的使用情况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得以了解清楚。对于车主,需要知道充电设备所在的位置、使用信息以及预约服务。深圳充电网公司提供一套解决方案,通过施工时安装的具有数据功能的电表,以及回访时安装的网络功能小盒子,来满足厂商、合作商家以及车主的后续需求。
现在,在深圳充电网科技有限公司的evclub APP平台上已经有1000多位特斯拉车主。王振飞发现,这个群体不仅有共同话题,还有互相认识的诉求,他计划在软件中加入更多社交属性,建成特斯拉最大的社交平台和线上车友会。
通过这件事情,王振飞希望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充电网络运营和管理机构。
在已建成的特斯拉目的地充电站中,深圳充电网公司完成了其中约80%,达到300多个充电桩。“每周建70个至80个充电桩,我觉得这个速度还是慢。”王振飞认为,第一批未见实车便预付下单的客户已经购买完毕,特斯拉现在面对的是那些准备换车的客户,他们首先关心的问题不是车的性能,而是充电的保障。毫无疑问,充电网络建设直接影响车主对特斯拉的使用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