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
8月,遥远的西藏拉萨,特斯拉的目的地充电桩首次被安装在这里。
当月,多辆特斯拉Model S从西宁出发,沿青藏线驾驶,并一路沿途铺设特斯拉目的地充电站,到达拉萨时共建了36个充电桩。此次驾驶特斯拉穿越青藏线的发起者是深圳充电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振飞。他欲用此行证明,电动车并非只是城市内的交通工具,驾驶特斯拉行走世界屋脊同样可以实 现。
在动身出发之前,王振飞与途经的酒店和商家逐一沟通,从而让这趟青藏之行能够安装更多可供特斯拉使用的充电站。为了提高充电桩的安装效率,沿途充电桩的施工费用,全部由王振飞自掏腰包。在几辆特斯拉的后备箱和“前备箱”里塞满了充电桩、电缆、电表等设备,每到一站,技能熟练的电工就迅速地安装电桩。
考虑到高原地区的实际用电情况,沿途安装的均为220V的充电桩,电流为32A,这意味着如果要将一辆Model S充满电,需要大概13小时,每小时充电量可供行驶30公里左右。有一次,受到电压不稳的影响,车队中的一辆车在充电不足的情况下上路了。在大冬树山垭口到祁连路段,这辆车遇到了能量不足的情况。当时,距离目的地还有40公里,而车的里程显示只能再开30公里。王振飞根据经验判断,决定冒险开过去。因为一路下坡,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系统高效地回收了动能,结果到达目的地时,显示里程还增加了十几公里。
王振飞是特斯拉中国的第一批车主,他的首次尝试是驾车从北京抵达深圳。当时,为了试验充电是否可行,他改造了特斯拉的充电设备,每到一站就在电工帮助下接上充电器,出发往下一站之前再拆走。
改造充电设备的原因是中国的特斯拉车主没有得到UMC移动充电器。这种美国用户普遍使用的充电装置在中国换成了壁挂式。虽然车主对此颇有质疑,但从用电安全的考虑,特斯拉没有在中国推广UMC。从北京开往深圳一路充电的过程,王振飞发现,使用的插座90%没有地线,火线零线往往接反。而特斯拉充电要求必须是标准的“左零右火”,否则充电器无法工作。另外,国内电网的电流并不稳定,当充电电压低于标准值时,特斯拉充电器会自动切断。王振飞的直接感受是,中国的普通用电环境并不具备使用UMC的条件。
在这个长途过程中,大多数的酒店和商家并没有收取充电费。中途如果将车充满,每次充电的电费价格在50元左右。王振飞希望所经过的地方都为后来的车主留下了可充电的设备。经过这次试验,他认为把目的地充电当成一个标准化的项目来做完全可以尝 试。
超级充电站充电是一种“快进快出”的概 念,充满一 辆特斯拉汽车仅需要1.5小时。 目的地充电是“慢慢来” 的概念,通常按需补电,不必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