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能源互联网: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设施(5)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作者:田卫东  2016/5/16 10:01:19  我要投稿  

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面向21世纪、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大贡献,对于保障各国战略安全、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促进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其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推广。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既是贯彻“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升和发展,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一带一路”要建设商贸物流通道,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物流要通,首先能源要通。因此,有没有好的电力能源网络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成果至关重要。对于一个电网而言,峰均比越小越好。由于时差关系,一个地区的用电高峰是另一个地区的用电低谷。这样,“一带一路”国家用电高峰分时段依次出现,就降低了网上流量的峰均比,有利于全球资源优化利用。全球能源互联网,必将有力促进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实施。

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而全球能源互联网则是能源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解决能源供应、消费和管理问题,应对地球资源和环境日益严峻的难题,这不是中国一国的问题,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坚守大国之道,履行大国责任,立足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立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应对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立足于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设施,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体现了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的杰出贡献,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引领作用和高尚风范。

四、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前景美好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创造财富最有效的机制。市场机制可以产生中产阶层,但不能有效保护这个阶层的稳定,也缺乏推动共同富裕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分析了原始资本主义的发展,分析了市场经济推动经济繁荣的未来,以及对社会基础设施商品化发展的有效推动,预见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和极大丰富,预见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社会主义结合,向社会主义过渡。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可以期待,未来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决于提供社会基础服务的能力,服务就是保护所有者的利益,服务就是生存权力,服务就是价值利益。在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条件下,人类或许将不得不归顺于资本、技术相结合的全面生活服务提供系统,归顺于能源互联网的智能机制之下。这种归顺不影响国家、社会组织作为政治实体的存在,不影响作为意识形态机能的政治游戏规则的运行,只在于人们必须寻求相互利益最大化且没有必要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只在于作为利益结算方式的网络存在。从已经实现的社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来看,从实际运作到发展前途,都展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和发展的美好前景。

人类面临的风险是共同的,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共同面临的困境。当前全球能源发展面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巨大难题。解决这些难题,必须依靠发展清洁能源,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电是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一次能源都可以转化为电能通过电网优化配置和利用,终端能源消费都可用电能替代。电能在能源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电网是未来各种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枢纽。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的成本将明显低于化石能源发电成本。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实质就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智能电网是基础,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清洁能源是重点。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让能源互联网覆盖世界每一个角落,将清洁能源为主的电力资源可靠的送往各地。通过地上电网及海底电缆,全球覆盖的电力网络以其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着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集中式和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实现供用电关系的灵活转换,使未来世界能源实现低成本、充足供给,智能化的用能系统自动调节能量需求,全球配置的能源市场将建立秩序井然的能源供需调节机制,能源发展将较少地受到金融操控、商业投机、垄断经营、地缘政治、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能源也不再作为筹码,受到各国利益之争的控制,地缘政治、网络安全等因素不会影响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和高效稳定运行。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应当明确战略规划目标,长周期稳步投资,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改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记者见面会上庄严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规划坚持五大发展理念,首先是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球能源互联网不仅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运营创新的体现,还具备很大的创新带动作用。第二个发展理念是协调,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普遍的能源互联互通,对于电力普遍服务、地区协调发展十分有利。第三个发展理念是绿色,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全球能源互联网提高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提升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保障人民生活的良好环境,是最大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第四个发展理念是开放,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全球能源互联网放眼世界能源需求,共同探索开发清洁能源,深度融合世界经济趋势,是互利共赢的开放开发,将实现更高水平经济开发开放。第五个理念是共享,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仅仅是发展成果的共享,还包括社会基础设施的共有共享。实现这些党中央确定的发展理念,全球能源互联网是非其莫属的实际载体。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为目标,“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分三批建设共计近二十项交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完成西南与西北、华北与东北特高压联网,全面建成西部和东部两大同步电网,实现清洁能源向东中部地区的大规模输送,实现城乡电网智能化跨越,电能在能源终端消费的占比大幅度提升,为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