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早在1890年,瑞典就已经产生了电网互联的概念。在此后的30年里,瑞典国内建成了一条由东向西、长度为400公里的输电线路,当时的电压等级只有130千伏。之后,为了与瑞典北部地区的水电实现互联,1922年起,瑞典电网开始向北部延伸,此时,瑞典建成了第一条220千伏的输电线路。在当时,瑞典电网实现了东—西、南—北的互联,输电线路的长度达到了1000公里。
从探索到成形的
北欧跨国电网互联
进入上世纪60年代之后,瑞典开始参与北欧的合作和规划。北欧各国之间的电网互联合作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开端——各国在进行电网规划时,不会仅仅以本国的情况为出发点,而是综合北欧各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协调。北欧各国之间的电力互联合作,不仅包括一些市场运营商方面的合作,也包括在电网的维护、规划,以及电网技术的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在建设跨国互联电网的同时,北欧各国还共同开发了一个北欧的电力交易市场。有了一体化的市场,我们才能建立一体化的电网,激励人们实现电网互联。
近几年来,北欧国家的电网互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北欧各国的发电系统各不相同:挪威水资源丰富,几乎是100%的水电,瑞典是占比相当的水电和核电,以及大约10%的风电;丹麦是风能富集,因此风力发电比例较高,而火电次之;芬兰则是各种类型的能源均衡发展。
由于各国的发电系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实现北欧各国间的电网互联,并进行协调规划就显得非常必要。挪威的水力发电占欧洲能源储备量的50%,瑞典的水力发电占20%。这两个国家的水力发电总和几乎可以占到欧洲能源储备量的70%。所以,挪威和瑞典两国之间电网互联的协调,会对整个北欧国家间电网互联的协调产生很大的影响。
2000年之后,北欧各国正式展开了跨国电网的互联工作,各个国家共同协力规划整个北欧地区的互联电网。同时,这些国家在互联电网建设融资方面也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找到了各国都认可的融资方式。
一体化的市场
是建设互联电网的先决条件
在经过了10年的发展后,北欧国际互联电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体化的电力市场。在2010年前后,波罗的海国家也参与到了北欧电网互联的发展规划中,并逐渐进入北欧的一体化市场。更多国家的加入,意味着北欧国际电网互联的规模变得更大,电网互联需要去协调更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