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智能电网已成中国电网发展方向,尚未成熟的储能技术被推到风口浪尖。中国如何跨过储电这道巨大门槛?

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剧变,高效、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主流方向。然而,各种“靠天吃饭”的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可控性,成为影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学界和业界将答案寄望于储能技术。储能技术被看作是可再生能源发展道路上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近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也撰文指出,可再生能源是今后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但只有储能问题解决了,中国才可能真正迈进可再生能源的时代。
问题来了:在全球来看,储能技术尚不成熟。尽管中国和其他国家有各种储能试验,但是否有一种能够承担削峰填谷任务的主流技术,还没有答案。
储能技术五花八门,从最原始的抽水蓄能,到人们耳熟能详的锂电池,还有更为神奇的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到底哪一种最适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国情?国家是否需要像鼓励可再生能源哪样,给予储能技术以适当的补贴?
众多储能谜题待解。公众急切想知道的是,中国储能技术研发现状如何?有哪些已投入试验?这些技术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多远?
储能八仙过海
2014年12月31日早上7点,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二期扩建工程风场规划目标建成竣工,开始转入运行调试阶段。这一工程自2011年投运以来,破解了许多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并网的难题,示范效果显著,刚刚建成的二期扩建工程将成为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