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意思,我们国家发展,电网是双重任务,第一要扩张,第二、要更加智能化。所以,我的观点和国网的同志有一点看法不一样的地方。我的看法,我们对电网的发展,今后出国要强调电网公司目前强调的这个,我们还要更多的强调电网的灵活性,强调电网向更多的用户侧去倾斜,这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电网现在好多服务,可能感觉到是非常好的。但是,消费者不这么看。比如我就住这附近,我要去买电,为什么电不能在卖报纸的地方卖呢?互联网上也可以卖,现在人们都在网购,这就是你对消费者贴近的还不够。可能有些事别人干就更好。还有一些它可能有新的发明,新的创造,他有各种各样的技术,他要建微网,电网还一统的比较厉害,我觉得这些也是一个发展方向,电网要有两个方向。
特高压在中国是需要的,到底建多少特高压,以什么样的方式建特高压,建什么样的特高压是有争论的,比如直流、交流有争论,建多大的区域,有争论,比如三华特高压电网,有的人说超前了。这个用什么样的途径解决这个,我认为现在发展电网也要引入一些新的理念,这些理念包括我们要更多的紧跟世界的潮流,世界两大潮流,大跨区联网和高度的智能化等等,更多的包容性,吸纳更多的清洁能源,这就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你要紧跟这个趋势,这是第一个。
第二、和当前,和今后国内的发展,和民主发展也要结合起来。很多国有企业做了很多好事,但是消费者为什么不买账,因为你替消费者做决策。比如石油公司进口好多天然气,进口进来以后,从宏观层面来讲,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大大提升了。我们利用了更多的优质资源,来改善国内的能源结构,雾霾。但是,气价不送,为什么送起来有困难?因为消费者感觉我在价格的上升过程中,我没有发表意见,我是一个被动的。你说那个成本多少就多少,你就强加我头上了,你和政府一决定,就这么决定了。所以,这个就是民主发展,人民怎么当家作主,国有企业要更多的关注消费者。所以,很多项目要不断的进行沟通。
水电的发展也是这样,我觉得长江三峡公司老总说的很好,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我们要认真的反思,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送了一本杂志,意思大概就是错位的改革。我的问题不完全按这个观点去看,我认为这首先是一个利益碰撞的结果,为什么呢?因为过去我们是一个全国规划性的,国家组建大公司开发,开发了就把它送出去。但是,我们忽视了当地人民的感受,人家祖祖辈辈住在那个地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得到的利没有那么多保障。跟我们在新疆开的那么多天然气,大家新疆要煤改气,也用不上那么多气,他也要申请,新疆人很有怨言。这就是国家利益调整的过程,过去我们为了赶超,我们为了国家的工业化,我们全国统一来规划,来实行。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要解决利益格局的事情,所以这是个利益碰撞。水电都叫国家公司去开发了,我没有利益,我就得组建地方上的开发,地方开发脱离了国家这个了,所以开发的多,送出的少,很多东西国家没规划,电源就开发出来了。所以,这是一个利益的问题,深层次的是这个问题,不在于谁做这个事。
三峡电力消纳也是这些问题,有些地方水电多,把水电给湖北,湖北本身就水电很多,你还要鼓励它发展中小型的水电站,它地方上当然首先得保护它的中小水电站。所以,大水电要送给他,他需要你的时候很欢迎,不需要你的时候,他就不能够给你兑现这种承诺。所以,这是一种体制、机制、利益的问题,我觉得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要把它搞清楚。我脱离了主题了,我说的意思就是很多东西要认认真真去思考。所以,说到智能,我们从研究的角度和公司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说法不一样,但是立场也应该不一样。
张超:刚才谈到电力体制改革,我们做课题,做内参已经做了很久了,可能也是在座很多朋友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下发了一个通知,在深圳进行输配电体制改革的通知,韩老师您是否有参与?这个通知基本上的一个政策就是放开两端,监管中间。这个制度对我们正在建设的智能电网有没有什么影响?对于这三位新能源企业有什么影响?
韩文科:第一、我没参与,我知道这个事,知道这个大体的内容。我的看法,这是目前的改革,它还不是电力体制方案制定出来以后的改革。为什么?它仍然是政府在定电价。比如既然市场要放开,销售电价到底由谁来决定?这个机制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应该过渡到企业自主定价,企业就是一个企业,企业要有自主性,当然对电网的监管这是必须的。我认为这是一个试验型的,过渡型的方案,它不是一个充分竞争的方案,人家也没有说是一个终极方案,只是在目前的基础上的推进。它对新能源,对这些有多大的利好,影响是有,我判断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