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谢谢张总,宋总是法国电力大中华区的总裁。欧洲在做智能电网时间比我们早,尤其它的新能源,法国的清洁能源占比我不知道有多少,有没有40%,50%?
宋旭丹:清洁能源可以说占到90%,因为法国装机的情况,核电装机占到63%左右,水电加上风电、太阳能这些可再生能源的装机要占到20%,其他还有一些弃电和煤电少量的。同时如果考虑弃电和煤电的比例,弃电的比例又比煤电高,都是清洁能源。
张超:如果中国清洁能源占比能占到90%,那是我们不敢想象的,您对比一下中国和欧洲在电网建设里,您觉得欧洲为什么能占比这么大,做得这么好,为什么中国现阶段没法这么做?
宋旭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首先从法国电力结构发展的历程来该,它最开始水电资源利用非常早,目前法电拥有的水电大坝历史最早已经有150年的历史。所以,从电力发展的历程上来讲,跟中国就不好比。毕竟我们一有不同的历史,有不同的社会基础,要说借鉴法国以及欧洲智能电网的一些发展状况来看,对智能电网的理解,其实结合法国的实践,特别是法电自身的实践,我觉得智能电网首先是两方面。我们可以叫它软件的,硬件的。当然我这里软件不是仅仅指程序这些东西,跟它相匹配的包括政策的配套,电力体制的配套,以及我们在进行它相应的一些电价的制定,它的电价机制的制定,以及对用户的开放性等等这些方面都要作相应的考虑。同时,在硬件上来讲,也是必须要做的,特别是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端特性的一些需求,所以在硬件上也要作相应的投入和开发。
另外,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也必须要求我们的电网具有稳定性,同时要有相应的灵活性,能够包容多元化的发电形式,能够包容多元化的用电需求,同时要更多的关注用户侧的便捷性。所以,这几方面综合起来,才能够构建出我们一个智能电网。这个可能对中国来讲我们还在转型过程中。我们法国电力对中国的发展也非常关注,而且其实我们到中国来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我们也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一路风风雨雨的发展一起走过来的。所以,我们对中国进一步的电力体制改革还是非常有信心。我们也非常希望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以及我们构建智能电网相应的一种配套的体系上也都希望能够做出贡献!
张超:您刚才谈到电力体制改革,这是我们接下来可能会探讨的一个话题。我想再请教一下毕总,三峡应该是全国,可能全球也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您刚才介绍了水电、风电、光伏,这可能也是中国目前电网无法消纳的最大的三块。今天大家的会议手册里有一个封面报道,其中也有一份内参,内参没有在袋子里,谈到我们刚刚去云南做调研,大量的水电没有被运输出去,非常大的数字,以至于地方政府都可以去讹诈、勒索一些水电企业。您是全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企业,怎么看待电网的发展,从你的企业本身来看,您对智能电网的需求是什么样的?
毕亚雄:今天的主题是智能电网和未来能源,前面讲到能源结构,搞电源的如果没有一张很好的网,这个电源大量的会弃水,或者弃风,或者弃光。电源企业和电网企业的确是唇齿相依的一种关系。三峡集团在支持电网智能化上面应该是最坚定,最扎实的一个。这个也是受到三峡外送这样的一个启迪。大家知不知道三峡的电送到哪些地区,是送往10个省区,最远的距离一千公里。所以,这样一个水资源、可再生资源要优化好,配置好它,需要这样一个网络配置。金沙江的电现在我们送到2000公里,都是电网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