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者感言】
面对异常艰险、复杂的施工环境条件和常规管理手段、施工方法、工器具和设备无法解决的难题,川藏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工程科技项目创新研究,高效率地解决了工程建设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将工程难点转化为工作亮点。川藏联网工程五大类科技创新项目在工程中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也为今后更大、更难、更高标准的电网建设打下了基础。
——川藏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助理 李俭
针对川藏联网工程施工难点、特点研发的一批新型机机具和管理方法,有效解决了高海拔、高寒、缺氧地区人员施工及线路运行维护等难题,为高海拔地区输变电工程建设积累了经验,在行业内树立了技术创新的标杆。
——国网交流公司线路工程主管 徐国庆
输变电建设以机械替代人工是必然趋势,尤其是基础施工人员劳动强度极大、危险性极高,且工效较低。轻型组合式基坑旋挖机不仅消除了人工开挖的危险性、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而且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安全和质量。
——川藏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技术部副主任 李刚
塔上外拉线组塔施工创新工艺不仅解决了高原山区常规内拉线组塔工艺吊装重量小、高空作业量大和常规外拉线组塔工艺拉线设置难度极大的问题,而且占地面积小、吊装重量与常规外拉线相同,该创新工艺适用于山地、平地、丘陵、河沼等地理环境条件。塔上外拉线组塔工艺可完全替代常规内拉线和外拉线组塔施工方法,将常规抱杆组塔工艺优点合二为一,既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又保障了安全和质量,其应用、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川藏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技术部主任助理 杨怀伟
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解决了特殊地质环境条件下、高海拔地区的电力建设难题。川藏联网工程的创新技术成果应用对送变电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项目副经理 伍建明
新型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高原山地的设备运输难题,对施工单位提高工效、保证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湖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项目执行经理 刘彬
轻型组合式基坑旋挖机在川藏联网工程高原山地施工环境中运用效果良好,不仅避免了人工开挖的安全风险,而且大大提高了施工工效,确保了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项目总工 王超
通过在川藏联网工程包18标段输电线路工程中实际应用防跳槽多轮组合式放线滑车展放导线,我们获取了直观的现场应用资料和数据,提升了队伍的张力架线施工水平。同时,也为下一步在宁东(灵州)—浙江(绍兴)±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大规模推广应用防跳槽多轮组合式放线滑车,展放125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山西省电力公司供电工程承装公司质量管理处副主任 杨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