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一切技术力量,尽快解决工程施工及运行维护难题。”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川藏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喻新强说。
针对川藏联网工程特殊地质地形条件和气候环境,工程建设指挥部于工程前期便组织有关科研、施工、装备、设计单位开展施工技术、新型工器具、地灾防控、系统安全稳定和管理效率提升等五大类科研项目的攻关。该工程科研项目涵盖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在川藏联网工程中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同时,指挥部还提早着手研究工程防震、防冰、防鸟害等课题,积极为工程建成投运和后期运维管理做好准备。
深入理论研究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协助管理工程技术和安全质量的川藏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助理易建山说:“特殊工程的科研项目,更需全面谋划、统筹安排,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不仅要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更要为电网的稳定运行和后期运行维护服好务。”
首次开展高海拔、长寿命、免维护金具的深入研究。针对以往线路中易发生事故的金具以及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结合国内线路金具研制经验,川藏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在耐磨、耐振等8个方面对现有金具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化研究和试验,形成新的制造标准,并在全线推广应用,避免金具故障发生,提高金具寿命,达到在寿命期内少维护乃至免维护的目标。
深化开展新型复合材料在高海拔地区的研究和应用。整理研究高海拔地区线路复合绝缘子的运行情况,分析高海拔条件下对复合绝缘子材料老化性能、机械性能;研究不同条件下复合绝缘子的污闪特性,获得海拔修正系数,提出高海拔地区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配置方案。对现有复合材料、新型抗震隔震设施进行研究,试点建设抗震及复合化变电站,在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全面应用复合绝缘设备。
集中科研攻关解决系统稳定问题。由于昌都地区电网非常薄弱,川藏联网工程长距离接入后将引起诸多系统问题。指挥部在工程设计阶段便着手组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开展川藏联网系统的电磁暂态、动态稳定性、谐波及过电压、防雷性能的深入研究,提出合理的系统配置、操作方案,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实施地质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首次开展全过程地质灾害风险管控研究,建立输变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危害性评价模型,创建输电线路地质灾害风险全过程管控体系,提出地质灾害风险控制措施,有效规避和降低了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危害,并为未来川藏地区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防控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