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展高海拔特殊施工措施的研究和实施。以川藏联网工程特殊施工条件为研究对象,针对高海拔工程施工建设各阶段的特殊工艺、安全措施、新型工器具和设备进行全面研究,合理选择高海拔施工工艺、机具、设备,解决特殊施工环境引起的施工安全和质量问题,提高施工效率,提出包含高寒、高海拔、冻土、地灾、爆破、环水保等专项措施;深化QC和新型工器具成果的产出,通过工艺改进形成高海拔环境下的标准工艺和典型工法。
施工技术创新安全质量保障如虎添翼
“施工技术创新是不断提升工程安全质量的根本措施。”川藏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王成说。据王成介绍,为解决特殊条件下工程建设施工难题,川藏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研究和试点建设的工作要求,组织有关科研、施工、装备单位进行科研攻关,成功研制出多种新型工机具,并在工程建设施工中推广应用,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有效解决了高原山地施工降效和安全管理等难题。
川藏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针对工程特殊施工环境和地形条件,组织宜兴博宇电力机械等单位研制了自适应防跳槽多轮组合式放线滑车,并在架线工程中应用,取得了圆满成功。9月13日,在川藏联网工程包18标段,施工队正在进行昌都—玉龙220千伏线路导线展放施工。与以往不同的是,在NL077-NL093塔放线区段的左导线处,施工人员正采用自适应防跳槽多轮组合式放线滑车替代常规滑车展放导线。只见在高差达1200多米的崇山峻岭之间,走板牵引着截面为400平方毫米的双分裂导线顺利通过多轮组合式放线滑车,实现了两基铁塔之间的导线连接。
5月15日,位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措瓦乡库孜村的包12标段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的N1204219基坑开挖现场,一座“人”字形微型“铁塔”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台小型机械,正是指挥部主导研发的轻型基坑旋挖机。看着操作杆有规律的升降,施工人员不时上前清理出旋挖机金属料斗中的碎石和土块,项目副经理赵玉龙高兴地说:“这里海拔高,走几步都气喘,人工开挖基坑进度慢,平常我最担心下坑作业人员的安全,这下可以放心了。”
轻型旋挖机在包12标段应用的第一天,施工队长刘发喜和现场施工人员就感受到了这台新型工机器具带给他们的便捷。刘发喜说:“以前两个人一天只能挖1米多深,旋挖机两小时就能挖出1米,且成孔的圆度和垂直度都是人工开挖无法相比的。”
“长期以来,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主要依靠人工掏挖或爆破,存在施工效率低,安全风险大、工艺质量差等缺点。”张亚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