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园区应用为例,WLAN及BYOD的快速发展使得无线用户迅猛增加,而目前无线用户的接入和管理分别是由不同的设备来完成的,这给IT管理和维护人员带来了很大负担,因此迫切要求第五代交换机能够实现无线有线的融合,支持有线用户、无线用户的统一接入和统一策略。另外,随着网络全面步入“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精细化用户管理也已成为园区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独立BRAS设备在功能上能满足园区需求,但其不菲的价格阻碍了在园区网的应用,因此交换机融合BRAS功能也将是一个趋势。
超大硬件表项资源
到2015年,连接到Internet上的终端将达到33亿,其中70%以上是物联网应用, 而随着物联网One M2M标准组织的建立,IPv6应用将进一步在能源、电力、交通等行业扩张。物联网带来了无限连接需求,要求网络设备必须具备更大的表项规格,以适应网络5-10年的扩张能力。
强大的QoS能力
如何保证网络应用端到端的QoS一直是交换机面临的重大挑战。
进入富媒体时代后,网络上承载着大量的实时视频类业务,不仅需要较大的网络带宽,而且对网络的时延和丢包率有着很高的要求。而IP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流量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为了避免大量丢包引入的时延和额外带宽开销,要求网络设备具备一定的吸纳突发的能力和精细化的队列调度能力。
此外,网络级QoS检测和呈现一直是IP网络的一个难点。在新部署业务时,用户要能够准确判断当前网络是否满足需求;由于网络质量是动态的,在业务运行期间,用户还需要及时感知到网络质量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做出响应,如切换到备份链路。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以ASIC芯片为核心的传统交换机凭借着“高性能、低成本”等优势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设备,然而在面对云计算、BYOD移动办公、SDN、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时,ASIC芯片灵活性差的缺点使得传统交换机难当重任,继续在ASIC平台上采用混合模型修修补补也无法延续交换机昔日的辉煌,只有通过变革与创新才能保持交换机的竞争力。要实现交换技术在上述几点的突破,就必须对交换机底层架构进行革命性提升,我们将其定义为第五代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