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从第一代到第四代 以太网交换机进化史(2)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中国仪表网    2013/11/29 16:42:52  我要投稿  

由于集线器收到报文会向所有端口转发,同时只能传输一个数据帧,通过集线器相连的所有主机处于同一个冲突域中,因此,当有多台主机同时发送数据报文时,大量的冲突将导致性能显著下降,这也意味着集线器所有端口都要共享同一带宽,以集线器为核心构建的网络是共享式以太网的典型代表。

严格来说,集线器不属于狭义上的交换机范畴,但由于集线器在网络发展初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很长时间内占据着目前接入交换机的应用位置,因此往往也被看成是(第)一层交换机。

典型产品有:3COM 3C16410集线器、Cisco 1538集线器。

二层交换机

交换机是在多端口网桥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Kalpana公司在1989年发明了第一台以太网交换机,EtherSwitch EPS-700,对外提供7个固定端口。

最初的交换机是完全符合OSI定义的层次模型的,也就是说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因此也被称为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识别数据帧中的MAC地址信息,主要根据MAC地址选择转发端口,算法相对简单,便于ASIC实现,因此转发性能极高。交换机的出现,解决了集线器的冲突域问题,使得以太网从“共享式“步入了“交换式”时代,大大提高了局域网的性能。

典型产品:Cisco 2960系列交换机、Huawei 5700-LI系列交换机。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