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应当使改造所取得的效果立竿见影,能够彻底实现海量光纤的管理问题。业界有些方案提出在端口上添加二维码标签,然后用手机去逐个端口拍照,这种方式只是将读取的过程简化了,但记录的效率很低同时后期也无法实现端口的动态管理,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方案。
最后光纤资源改造应该站在流程优化的角度上进行,改造是一个网络优化的过程,目的是使光纤的管理变得便利和准确,如果只是对硬件做改动,而软件流程上不做针对性的优化,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亟须标准化
“目前ODN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标准,并非没有标准,而是很多地方运营商并不执行全国标准,而是分别自定自己的标准。”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英明如是陈述ODN产业的障碍。事实上这确实极大的阻碍了ODN的发展,试想全国有30多个省市,三家运营商,如果每个运营商都制定一个标准,那么必然每个产品都有近90个标准。“这无形增加了ODN很多成本,无论是库存、采购、设计、制造都有90个版本。”王英明认为,“要规模化必然要标准化,更要求企业严格执行标准。”如此ODN才能朝着规模操作便捷化,产品规范发展。
ODN网络的主要组成器件涵盖了光分路器、分纤箱、分光器、光缆交接箱、接头盒、尾纤等部分,从具体的器件构成来看,国内有很多光器件厂商都可以提供相应产品,其技术门槛仍然不高,这也促成了国内ODN厂商的大量兴起。目前业内有近四五百家ODN厂商,产业链无序、竞争激烈,价格战严重。很多厂商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但因为标准执行不严格,很多厂商都得以浑水摸鱼,目前的ODN网络其实隐藏着很大的危机。
而且,运营商在集采时采用低价中标策略压低厂商价格,过去几年的集采价格下降幅度平均为20~30%。而事实上,设备成本的降低远远跟不上销售价格的下降,如此一来在很多集采中,设备企业可能出现“赔本赚吆喝”的情况,甚至一些小厂商会推出价低质次的产品,为网络建设埋下隐患。这不利于运营商接入网的长远发展。
杨列永表示,出现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宽带网络建设是需要“真金白银”,投资巨大还不一定能很快收回成本,仅仅靠运营商的话,肯定会将这部分压力传递到系统设备厂商,传递到整个产业链。
王英明认为:“目前需要建设高质量ODN网络,发展高效率的ODN产业,这需要利用通信行业协会的力量。厂商需要做好ODN生产厂家与各大运营商之间的沟通工作,做好政府政策支持工作,培育国内良好的ODN产品市场竞争环境,为我国光网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国内经过三年大规模宽带建设,但中投证券机构认为未来ODN行业将持续成长,其驱动主要有四点:未来城镇化战略推动大量人口进入城镇;宽带战略实施将为光配网加速建设铺路;前期运营商薄覆盖建设模式为后期宽带持续投资预留空间;未来传统ODN将快速向智能ODN升级带来新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