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斯科成了香饽饽
菲斯科在2007年成立,因其增程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产品定位红极一时,去年春季其债务危机出现前的资产评估高达22亿美元。
但其第一款产品Karma充电式混合动力跑车在推出后并没有获得市场认可,拖累了菲斯科的下一步计划。这款售价高达10万美元的车型,在2011年上市后的一年多里只卖出了2450辆。菲斯科持续亏损,最大的负债是一笔来自美国能源部的1.68亿美元贷款未偿付。
今年3月,菲斯科创始人之一亨里克˙菲斯科被迫出走。不久,菲斯科公司宣布无力偿还美国能源部的贷款,政府派出的重组建议团队接管菲斯科公司。
不过,中国汽车企业却对这家垂死的公司充满兴趣,先后有吉利汽车、东风集团、北汽集团、万向集团派出团队前往美国菲斯科调查,进行出价评估。不过前三者在接触的过程中先后退出,万向集团旗下的VL汽车公司和美国GTA公司走到了最后。
10月11日美国能源部举行拍卖会前夕,万向集团美国公司总经理倪频仍然颇有信心,他表示:“我们对菲斯科的立场没有变。”
但李泽楷的加入改变了倪频设想的轨迹。早在今年5月,被迫出走的亨里克˙菲斯科与李泽楷进行了接触,表达了希望重新掌管菲斯科公司的意愿。菲斯科此举经过深思熟虑,李泽楷资金雄厚,而且对菲斯科汽车关注已久,早已经是其投资人和股东。
李泽楷带着其私人投资公司太平洋世纪公司的投资团队对菲斯科汽车进行了更加详尽的调查,本身具有的优势全面盖过了其他竞争对手。一位了解到菲斯科债务拍卖会状况的汽车分析师表示:“李泽楷没有给其他竞拍者机会,报价高到其他竞拍者无法接受。”
10月14日,本报记者致电李泽楷香港公司相关部门,但并没有获得收购价格和收购相关事宜的信息。
上述分析师认为,李泽楷至少在两个方面具有优势:一是除了偿还债务外,对菲斯科的出价远高于其他竞争者。按照此前报价,大部分竞价者喊出2000万美元上下,最高报价为德国投资公司FritzNoisAG开出的2500万美元,但李泽楷一开始就标出了2500万美元至3000万美元;二是李泽楷联合了菲斯科的创始人亨里克˙菲斯科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