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四地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辽宁,该省负荷约占东北的一半。目前,辽宁的电源有三分之一来源于蒙东、吉林和黑龙江,其中大部分是专为辽宁而建。目前蒙东辖区的赤峰、通辽、兴安盟和呼伦贝尔盟分别有500千伏和220千伏线路与辽宁和吉林相连。呼伦贝尔的呼辽基地还专为辽宁“定制”了6台60万机组的火电机组,通过设计外送能力为300万千瓦的呼辽直流直送辽宁。
然而,受端辽宁的电源装机也在大幅增长,而去年当地负荷只增长了1%。“2012年,不仅风电利用小时数大减,火电的利用小时数也仅为4554,大幅降低。红沿河核电今年2月发电,首批投产的111.8万千瓦还将挤占大量空间,未来不仅对呼伦贝尔,甚至对东北地区的其他电源都将产生较大冲击。如果辽宁本地负荷不增,情况恐将愈演愈烈。” 一位熟悉辽宁电力情况的业内人士说。
风电清洁供暖:
本地消纳的探索之路
为促进风电消纳,国家能源局2011年开始在“三北”地区安排了一系列本地消纳示范项目。其中,吉林省洮南市大唐新能源的风电清洁供暖示范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风电清洁供暖的基本模式是采用蓄热电锅炉替代燃煤锅炉制热,电锅炉在夜间电网负荷低谷段用电制热并将多余的热蓄起来。蓄热电锅炉原则上白天不用电,利用夜间蓄的热满足白天供热需要。这样可以增加电网负荷低谷段用电量,从而为风电并网运行提供负荷空间,增加风电在当地电网消纳的比例。由于吉林省峰谷价差较大,夜间低谷时段的电价相对较低,电供热产生的亏损由相应的风电场多发的电量收益进行适当补偿,目前项目还是有一定经济性的。”该项目业主大唐新能源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崔健说。
据了解,根据该示范项目运行情况测算,每20万平米的供热面积需要配置2万千瓦左右的蓄热式电锅炉,需要的供热电量约为2000万千瓦时,如果采取同步调度的技术手段,可以消纳10万千瓦风电场10%左右的年发电量。目前,我国北方很多地区仍依赖燃煤小锅炉采暖,吉林省尚有超过一半的建筑(约2.3亿平方米)依靠燃煤锅炉供暖,其中依靠燃煤小锅炉供暖的建筑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米,如果全部用风电清洁供暖替代,可以新增消纳风电40亿千瓦时。近期,国家能源局又下发了《关于做好风电清洁供暖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开展风电清洁供暖试点和示范工作,力争用2-3年的时间使风电弃风的问题有明显好转。但这项工作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目前日趋严重的弃风限电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