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储能产业角斗场 巨头大鳄谁来分杯羹(5)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金融界    2012/9/10 15:47:49  我要投稿  

同样,也正因为像中航锂电这种企业集合了众多民营企业无法获取的资源,才让我们些许有些担心,担心未来的新产业又会沦为国有资本的游乐场。

普能的正名

液流储能与磷酸铁锂储能的战争则被看作张北项目另一层面的竞争,是主流与非主流的竞争。

俞振华一向低调,在他眼里,一个尚未完全产业化的公司不能大肆炫耀,这与王传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传福早在2010年5月份的一次与股东交流会上公开声称,液流电池路线对储能电站来说是绝对错误的,是绝对不可能的。“液流电池只能作为备用电池,不能作为储能电池,这是一个常识性错误。这个错误国家电网已经明白了,会把液流电池从储能电池中划掉。”

然而,国网这次并未纠正自己的“错误”。

在许多业内专家看来,张北项目把绝大部分项目给了磷酸铁锂是在循着电动车的路线走,毕竟最近几年锂电一直是我国发展动力电池的方向。

而同时,国家电网的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储能电池选择何种电池技术的走向。2010年6月23日,在第七届亚洲风能大会上,国家电网展示了一台可同时给20个标准电池充电的移动充电仓,其中存放的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这被认为磷酸铁锂电池是未来走红的又一印证。

不过,业界对此也是颇有争议。锂电池技术源于美国,这是比亚迪在1997年选择发展的方向,也是目前在国内发展得最为成熟的技术。但是“因为被有意无意定位成电动车的零部件,其发展路径又受到制约。”全国锂离子蓄电池系统标准起草工作组副主任钱良国说。

而北京金能燃料电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书军表示,“在移动场合,锂离子电池具有绝对的优势”。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每千克约在170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约在110~120瓦时,液流电池只有约28瓦时。

尽管锂电池有多种技术路径可选择,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前途普遍被看好,但要实现大容量储能技术还需要时日。“锂离子电池在兆瓦级做储能,实际上是很前沿的研究。”俞振华说。

我国生产磷酸铁锂材料企业约有150多家,但大部分尚处于研发阶段,能够实现批量生产的企业大概在30家。”东海证券研究所汽车与新能源小组分析师吴文钊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表示,“目前国内大多数磷酸铁锂企业的技术能力,只能生产低端材料产品。”

近一年多,资本市场的“沾锂成妖”更对这种低端的锂应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也让储能产业受到膜拜。

锂电池的安全性一直备受质疑,今年多起电动车自燃也使这项技术颇受争议。“储能电池如果是用锂电池的话,需要几十万块放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模块,如果电池厂商做不到很好的一致性、可靠性,那几十万节锂电池放在一起就不仅仅是赚不赚钱的问题。”俞振华认为在解决不好锂电安全,大型锂电储能站安全风险巨大。

俞振华普能公司的液流电池虽然还没有完全攻克能量密度低的难关,但其在风电场的成功应用,使其在未来风电储能方面占据了比磷酸铁锂电池更多的优势。循环寿命长的绝对优势让液流电池最适合风电场。其他电池最多做到几千个充放电循环,而日本北海道的全钒液流电池示范系统已经充放电27万次。

我国的锂电开发应用居全球之首,但并未成就一家全球领军的企业。普能公司却在2009年就成为了全球钒液流电池的领军公司,在国内外差距很小的储能行业,普能确已成为引领全球的公司。

2009年1月,成立不到三年的普能公司加拿大的VRB公司,拥有了专利技术、研发团队、全球性的工程经验和客户,以及离商业化只有一步之遥的可靠产品。而此前VRB为全球钒液流电池老大,这使得普能公司一夜之间跃升为全世界储能行业的领袖。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