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 两年前,江西电信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打造的“鄱阳湖智慧工程”,刚一展开“数字”之脑、“千里”之目、“顺风”之耳,便让人梦想展翅,让我们对江西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盼。
以“鄱阳湖智慧工程”为代表的信息化工程,会给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建设带来怎样的影响?未来,江西电信的信息化战略将给江西描绘一幅怎样的蓝图?在全省“两会”召开之际,记者专访了中国电信江西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黄晓庆,试图揭开答案。
中国电信江西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黄晓庆告诉记者:“江西电信成长于红土地、扎根于红土地,始终与这片红土地同呼吸、共命运。因此,我们全力推进的"鄱阳湖智慧工程"包含的生态环保、交通物流、低碳产业、社会运行四大智能化体系,以及电子政务、数字环保、交通物流、智能电网、数字园区、数字城管、数字旅游等重点领域的40余项成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无一不与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建设紧密相连,无一不与江西的各项发展战略步步相随。”
智
慧工程硕果累累,叩开富裕和谐秀美之门
早在2010年初,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久,江西电信就敏感地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向省委、省政府提议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智慧工程”。江西电信建设“智慧鄱阳湖”的方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鄱阳湖智慧工程”被列入省“十二五”规划。“鄱阳湖智慧工程”紧紧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关键诉求,核心就是要通过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其他通信和信息等先进技术,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为人们构建智能化的生产和管理系统,从而有效解决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中的环境、社会管理、能源、资源等问题,为区内乃至全省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目前,经过近两年的不懈推进,江西电信已累计投入近50亿元,初步构建起了生态环保、交通物流、低碳产业、社会运行四大智能化体系,并在电子政务、数字环保、交通物流、智能电网、数字园区、数字城管、数字旅游等重点领域推出了40余项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目前已得到广泛运用。
在生态环保方面,江西电信协同省环保部门打造了全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平台,为永葆鄱阳湖“一湖清水”提供实时监控;在交通物流方面,江西电信搭建了电信物流平台以及手机与GPS相结合的定位系统,为监管部门和物流企业提供调度管理手段;在低碳产业方面,江西电信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已经为全省70多个市、县党政部门建成政务协同办公、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公文传输以及市长热线等各类系统;在社会运行方面,全省治安视频监控“天网”工程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监控点1.5万余个,助力平安江西、和谐江西建设。
“这些信息化应用的普及,有效支撑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为叩开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之门增添了特殊的力量”,黄晓庆说。
譬如,全省治安视频监控“天网”工程就是利用电信丰富的网络资源,将分散、独立的图像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跨地域的统一监控、分散储存、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式动态监控,为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保障,为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工程自启动以来,根据省综治委要求,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全面推进工程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省各市、县(市、区)区公共部位的视频监控系统。
在赣州市,“天网”工程已经在社会治安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赣州市政法委不完全统计,由中国电信赣州分公司主导建设的“天网”视频监控平台共向基层办案单位提供信息查询近万余次,破获刑事案件近千起,查处治安案件671起,为近200起交通事故划分责任提供了依据。尤其在近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刑事案件侦破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依据和强有力的证据支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在了解到 “鄱阳湖智慧工程”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果后,省委书记苏荣积极评价:“江西电信主导建设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智慧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令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