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 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电力勘察设计、水火电施工和电力修造企业与电网企业分离,河北、吉林、上海等14省(自治区、直辖市)辅业企业与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重组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天津、山西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辅业企业与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公司重组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两家集设计、施工、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集团,将开创电力建设领域的新格局。
国家电网公司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 贾福清
“扶上马,送一程”是国家电网公司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贾福清在谈到此次电力主辅分离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辅业单位曾为电力行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国家电网公司在此次分离中尽量给辅业单位增资产、免负债,让他们轻装上阵,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漫漫重组路上,最难的不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是面向未来,铺一条让辅业单位今后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避免恶性竞争,实现良性循环。为此,重组方案一改再改,反复考虑各方利益,尤其是广大员工利益和未来发展模式。最终,两家集设计、施工、制造为一体的、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建设集团成立,辅业单位和广大员工走上了着眼未来、放眼世界的发展之路。
记者:从2002年到今天,电力主辅分离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请您介绍一下主辅分离走过的历程。
贾福清:电力主辅分离改革是2002年国务院5号文件明确的“十五”期间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在这8年里,关于辅业单位的重组曾形成了多种方案,但由于未能取得相关方面的认同,改革一直没有实质推进。
为了尽快完成国务院明确的改革任务,国家电网公司坚持方案制定要充分考虑广大辅业单位员工的切身利益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建言献策。在不懈努力下,2009年9月,主辅分离改革工作再次启动,成立了由国资委牵头的主辅分离改革专项工作小组,先后召开三次小组会议,研究推进主辅分离改革工作。 2010年4月22日,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委召开电力主辅分离改革工作会议,对推进主辅分离改革的分离范围和辅业单位重组方式等主要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将保留在电网企业内的电力勘察设计、水火电施工和电力修造企业从电网企业中分离,与先期分离的4家电力辅业集团重组,在中央企业层面新成立两家综合性电力建设集团;6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电网主辅分离改革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正式印发;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关于电网主辅分离改革有关问题的请示》印发,方案上报国务院。今年1月,国务院同意了该方案;4月15日,国资委、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方案》,主辅分离改革正式实施。
记者:在此方案之前也有若干比选方案,这个方案是让各方满意的最优方案吗?与其他方案相比,将设计、施工和修造企业整合为一体化的建设集团的方案有哪些优势?体现了怎样的智慧?
贾福清:2002年以来,政府有关部门为推动这项改革,曾先后形成“发电企业参与重组”“辅业单位划归地方”“分别组建施工设计集团”“两步走”以及“纵向一体化重组”等多个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方案没有能够得到实施。
此次方案充分吸收以往研究成果,听取了各方意见,结合中央企业特别是待分离的电网辅业单位的现状,综合比较各方案的利弊优劣,并根据国务院对中央企业重组的总体要求提出。在征求有关部门和企业的意见时,一体化方案得到了各方的普遍认同和支持,因为它不仅能解决以往的矛盾和问题,而且重组后辅业集团综合实力较强,有利于未来的稳定和发展,体现了方案中的远见与智慧。
一方面,方案将待分离的网省辅业单位和4家辅业集团统筹考虑,兼顾电力体制改革和中央企业重组两方面的需要。待分离的网省辅业单位和4家辅业集团都是原国家电力公司所属单位,均从事电力设计、施工业务,协同互补性强。按照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和电力市场发展需要,4家电力辅业集团也需要调整。本次分离与重组相结合,中央电力设计和施工企业重组一步到位,避免了二次重组,既降低了改革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和员工队伍的稳定。
另一方面,一体化方案有利于化解风险,减少改革阻力,增强各方认同感,确保电网主辅分离稳妥实施。此次主辅分离改革共涉及130多家辅业单位、30万员工,拟分离辅业单位特别是修造、施工等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方案采取新设母公司的重组方式,纳入新集团的4家辅业集团以及网省辅业单位原则上均保持独立法人地位不变,4家辅业集团暂时按子企业管理,网省辅业单位按业务性质暂时实行事业部制管理,前后衔接,平稳过渡,减少不稳定因素,增强企业和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目前看来,各方对一体化重组方案总体认可,绝大多数辅业单位接受,为平稳实施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