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全国用户规模最大计量自动化系统开启“云上计量 数智共生”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南网50Hz  作者:欧阳逸雪 刘佳雯 邹政元 胡晓婧 郑龙 刘思娴 宿雪晶  2025/5/16 19:08:23  我要投稿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在韶关生产指挥中心的弧形屏幕前,依托“大瓦特”智能问数功能,一组实时跳动的电能量数据流吸引了所有参会者的目光——近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举办“云上计量 数智共生”为主题的计量自动化系统3.0(以下简称“计量系统3.0”)创新应用会议,展示计量系统3.0在深化应用阶段取得的丰硕成果。

从“数据管道”到“价值引擎”

2024年8月,广东电网公司率先建成全国用户规模最大、全国产化、采集双活、全栈云化的计量自动化系统3.0,引领新一代智能量测体系建设,推动计量数据采集进入“云上计量、数智共生”时代。

作为全国产化芯片服务器及全国产化分布式平台软件,计量系统3.0率先实现分钟级数据采集、秒级换算能力,是全国首个实现双活(两个机房同时采集,互为备份)采集的计量自动化系统。自广东电网公司2021年6月启动研究计量系统3.0项目以来,项目经历了双轨试运行、正式单轨,至今已稳定运行超半年。

“计量系统3.0的数据采集能力较2.0提升约32倍,数据分析能力提升10倍以上,业务支撑能力提升4倍以上。现在是数据红利变现的时候了。”广东电网计量中心电能数据部专责黄盛介绍道,基于数据订阅发布机制,计量系统3.0构建了一站式电能量数据管理体系,实现了全量数据的发布,并通过提供全链路开放工具,推动18个地市局52个数据产品上架,形成了聚众创新数据应用生态。据统计,2025年计量系统3.0数据订阅用户数再创新高,超过了10000人/天,同比增长62.3%。

在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这套系统的创新数据应用生态正创造着肉眼可见的价值:员工利用系统定位功能进行导航,可以快速找到用户或电表的位置,解决电能表状态评价和日常服务找表难找客户难的问题。系统能自动研判停电、低电压等故障点,员工“带着问题去现场”,高效快速解决问题,做到无感服务。

“同时,计量系统3.0通过提供先进的工具,降低了数据应用的门槛,利用BI商业智能报表、低代码和拖拉拽的方式实现多维度的数据统计分析,帮助基层从‘凭经验’转向‘靠数据’。”韶关供电局市场营销部线损及购电管理专责欧树莹说。新员工通过“数字孪生”模拟台区,一周便能掌握线路脉络,而传统培训需3个月,系统沉淀12万条处置案例,形成了“输入症状-输出方案”的智能诊断能力,推动从“经验依赖”到“数据决策”的模式转型。

多元主体激活数据“乘数效应”

在会议的AI应用展示环节,揭示了数据价值转化的另一重维度:近年来,电力计量领域攻克计量长征“采集数据、应用数据、智能问数”的三座大山,推动了计量业务的全面革新。从数据采集的精准化到数据应用的智能化,在人工智能与业务领域的深度融合背景下,营销供电服务正迈向智能化转型的新阶段。

对于电网而言,传感器犹如人体的神经末梢,无时无刻不在感知和测量各类数据,及时显示“健康指标”。传统电流传感器容易受复杂天气、强电磁环境等因素影响,在测量精度、抗干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在基层应用创新方面,低压宽带载波高覆盖率支撑起众多创新应用,在职工创新活动中催生大量实用产品,有力促进跨部门协作。营销专业AI应用更是走在前列,部署算力和大模型底座,实现多项智能化功能,在春节保供电等关键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制定了长远规划持续深化攻关。

过去,计量专业在幕后默默支撑着电网运营,如今已站在电网数智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助力下,计量实现从传统模式到“云上计量”的跨越,成为营、配、调多专业融合的关键纽带与有力抓手。

广东电网市场营销部计量科经理孙颖介绍说,通过首创电力计量大模型,率先部署了国产化GPU算力和大模型底座,实现了AI系统导航 、AI智能问数、设备AI指挥官。在实际应用中,将计量系统3.0复杂功能化繁为简,业务人员只需简单问答,就能让指令转成代码,在海量数据中高效获取查询结果,赋能承担事件处置指挥工作的生产力智能体,实现 AI每日巡检、事前AI检验、事中AI运维和事后AI报告,推动工作模式转变。

以韶关为例,在数据“乘数效应”下,粤北山区实现高中低压电网全域作战地图,强力辅助营配指挥中心指挥监控,视野渗透到低压,营配联动效率提升60%,2025年春节保供电期间,通过电量变化分析结果有力支撑配变负荷分析。

AI计量破解行业痛点

此次创新应用会议很好地形成示范效应,营造多元共创、数智共生、快速迭代、智慧演进的应用生态,提炼的优秀经典数字化成功案例和经验将在全省乃至全网推广应用。广东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阮绵晖用一组数据佐证了电能量数据产品应用及 AI计量的成效已非常丰富:全省5000万用户采集成功率(95%)由4小时缩短至1小时,日线损计算由4小时缩短至1小时,现货交易表码拟合计算从4小时缩短至15分钟;全省低压宽带载波覆盖率在全网率先达到93%,孵化出电费催收、线损稽查、光伏“四可”等多类创新应用。

在各类创新应用展示中,4个应用场景引发热议:

# 场景一:实景拓扑+台区感知,打造低压透镜

在电力系统的“最后一公里”,低压配电网如同人体的毛细血管,虽细微却关乎全局。然而,长期以来,基层供电所面临着“线路看不清、数据用不上、服务跟不上”的困境。

韶关供电局通过六年自主创新,对接计量系统3.0、“南网智瞰”地图,打通跨专业数据链。首创拓扑自动绘制模型,以电能表唯一性和末端性构建数字孪生地图,打造低压配电网可视化系统,让“盲管”变为“智管”,让“人海战术”升级为“数据驱动”。

“系统实时可以‘看图说话’。我们可以在可视化系统进行台区全景查阅,知晓用户及电表的分布情况,大幅减少业扩、计量、配网运维业务对线路分布、变户档案的现场勘察要求。”在韶关仁化供电局董塘供电所抢修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拓扑图锁定集表箱短路快速更换了设备,故障处理时间缩短60%,线损治理成本降低35%。

在数据的驱动下,韶关供电局成功破解了停电在哪、低电压在哪、负荷在哪、损耗在哪、风险在哪的“五个在哪里”难题。2025年春节期间,韶关供电局配合广东电网公司在计量3.0系统研发了春节保供电服务指挥监控模块,为不同层级人员定制个性化推送策略,实现实时可靠服务基层工作、高效精细支持管理指挥。

低压台区实景可视化系统已融入实际工作,与业务管理人员、一线工作人员建立“血肉关系”,2023年累计登录达到16.7万人次,2024年elink端每月登入量均上万次。“让‘人海战术’升级为‘数据驱动’,基层员工从‘跑腿型’转向‘智慧型’。”韶关供电局副总经理黄家嘉说道,“我们的实践证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用技术穿透业务本质。数字化不是替代人力,而是赋能一线。展望数智共生的光明未来,实在令人振奋。”

# 场景二:台区逻辑拓扑可视化的低压透明电网数字化管理

“班长,配电运维班同事说今天横琴供电所1号配变台区一路分支有负荷切割,我们得赶紧去现场核对一下调整后的变户清单,不然线损又要异常了!”珠海横琴供电局市场营销部营销服务班的线损管理员徐世浩一脸着急地拉着营销服务班班长周子扬就要往外走。

“不用急,我们在电鸿化改造后,能够自动获取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并在后台自动形成设备拓扑图,并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电网管理平台和营销系统的数据贯通,一体完成设备拓扑图及变户关系的更新,包你今天内就搞定线损!”说着,周子扬熟练地点开基于计量自动化系统3.0系统开发的电鸿应用平台开始操作起来。“营销系统电源档案也调整了,采集关系也自动变了,计量自动化系统开始自动抄表了,以前两天都不一定搞定的事,现在两个小时坐在办公室里就完成,这也太高效了!”徐世浩高兴地表示。

2024年,珠海横琴供电局以电鸿示范应用为契机,以计量自动化系统3.0系统为支撑,对量测终端、分支监测装置、智能电表进行升级改造,对业扩新装、负荷切割、档案移交、设备运维等业务流程再构重组,打造一套低压台区逻辑拓扑可视化的低压透明电网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计量设备即插即用、近场运维”“业扩新装电表自发现、自描述、自识别及自配置”“档案电子化移交”“台区逻辑拓扑自动识别”“精准负荷割接”等功能。

截至2025年4月底,横琴低压可视化场景接入55个台区,0.77万低压用户,让设备平均运维时长降低4倍,新装电表耗时降低5倍、电子化移交准确率提升31%以上,真正做到低压配电网“物理透明、运行透明、管理透明”。

# 场景三:数字赋能 筑牢保供电“智慧防线”

5月5日凌晨2时,正值五一假期最后一天,茂名高州供电局宝光供电所副所长卢尚聪的手机突然亮起红色预警——计量自动化系统3.0实时推送“10千伏站前甲线F05异常停电告警”。信息界面清晰显示变电站名称、线路参数、台区编号及受影响用户规模。面对突发状况,卢尚聪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分析结果,精准锁定故障范围,同步指挥客户经理向受影响的用户发送停电告知提醒;运维班组则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对故障范围进行现场排查。在多方协同下,从发现故障点到全线恢复供电仅耗时1小时。

“有了实时停复电感知这个‘千里眼’,工作人员就能预先精准定位故障点,与传统抢修模式相比,客户还未拨通电话,抢修力量已经出发,服务效率大为提升。”卢尚聪说。

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高州供电局市场营销部通过负荷监控、实时停复电感知等功能,联合多部门数据共享,营配联动,实现停电动态实时追踪、负荷波动智能预判。高州供电局市场营销部吴军表示,“数字赋能让保供电工作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防御,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3.0实时停复电感知将异常数据映射到全景地图上,以‘精准外科手术式’运维策略及时准确地隔离异常设备,做到服务前置,有效避免客户诉求发生,筑牢守护万家灯火的‘智慧防线’。”

# 场景四:计量双模通信的实用化场景应用

在粤北山区连绵起伏的地域中,传统的电能数据采集方式常因通讯信号不稳定而出现掉线等问题。清远供电局抓住低压集抄宽带通信全面提升建设的机遇,大力开展低压集抄宽带通信双模试点改造工作。

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是全省首个“双模采集”试点镇,该示范镇的建设融合了“双模通信+远程快速停复电+低压远程费控+滴滴定位”多种技术,大幅提升了低压运维服务质效。例如,计量系统3.0对低压客户可实现分钟级数据采集,智能监测低压故障停电现象,一旦发现故障停电,系统将则自动通知客户经理前往处理,故障停电由被动获知转变为主动感知、主动服务、主动抢修。

“以前停电后,我们要打电话联系工作人员来处理,而且我们村子里道路比较复杂,经常需要到村口引路才能找到我们家。没想到现在一停电,供电所不仅马上主动打电话过来核实,还直接就到我们家门口,不到20分钟就处理好了,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大掌村邓先生对前来抢修的供电人员连声感谢。

据悉,电能表“双模”通讯模块集成了载波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每15分钟自动采集一次电能数据的强大功能。同时,双模通讯模块凭借其出色的抗干扰能力和广泛的无线电覆盖,能有效解决因通讯信号不稳定而掉线的问题,大幅提升了电能表实时通信的成功率和组网速度。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供了更及时、更准确的电能数据,还为实现“秒级”费控远程停复电、线损精准分析以及窃电狙击等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也为低压透明化台区管理提供了坚强保障。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