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这个点位就代表东方白鹳的实时位置,通过平台可以监测它的活动轨迹,帮助我们提高线路运维精细化水平”。7月8日,山东东营供电公司输电中心员工贺文君在该公司鸟类活动监测中心查看东方白鹳活动情况。近年来,国网山东电力扛牢责任担当,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东营黄河三角洲地区,以创新赋能生态保护,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东方白鹳保护与电网安全运行的共赢之路。
“线鸟共生”
破局之路
黄河三角洲地区横跨东亚—澳大利西亚、环西太平洋两条全球候鸟迁徙路线,被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类数量也逐渐增多。‌
东方白鹳被誉为“鸟界国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缺乏高大树木,输电铁塔成了它们理想的筑巢场所。
然而,东方白鹳的酸性排泄物具有导电性,会造成导线通过鸟粪短接绝缘子,导致线路设备短路跳闸等故障。这一度让当地供电企业陷入“两难”:如何既保护鸟类迁徙繁殖,又要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一场“线鸟和谐共生”的探索,开始了。
研发神奇“小红伞”
电塔不再怕鸟粪
针对鸟粪问题,国网山东电力研发出了一款“小红伞”——一种新型复合绝缘防护罩。“小红伞”安装在绝缘子上方,能有效阻挡鸟粪,避免形成电流通路。
针对不同电压等级线路的不同需求,“小红伞”不断升级迭代。从800毫米到1200毫米,从单伞型设计到可调节间距的双伞型设计,各种类型的“小红伞”已成功适用于不同绝缘子间距的防护。目前,“小红伞”已大范围推广应用,在东营地区安装了1.2万个,在山东省共安装了15万个。
“云端的守护”
让故障比例降低85%
防范鸟粪只是第一步。为了全方位地护鸟、护线,国网山东电力于2019年创新实施“云端的守护”项目,逐步构建起“上占位、中阻挡、下包覆”的立体防护体系:在铁塔上方装设占位器,防范东方白鹳在线路设备正上方筑巢;在中间的绝缘子上方安装“小红伞”,打造“安全结界”,阻挡鸟粪等滑落;在相对靠下位置对线路、金具等实施绝缘包覆,为其披上“防护铠甲”。
“云端的守护”项目自实施到现在,东营地区因鸟类活动引发的线路故障比例降低了85%。
慢直播获千万关注
白鹳一家火爆“出圈”
国网山东电力还发起成立了“益鸟联盟”,与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观鸟协会等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各方通过跨省联动、科技赋能,构建起多方共建的“护线爱鸟生态圈”。
2025年,国网山东电力联合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为20只东方白鹳安装定位装置,建成国家电网首个大型鸟类活动监测中心,通过卫星定位、AI识别等技术掌握东方白鹳活动轨迹,助力鸟类保护和线路精益运维。
2023年,一对东方白鹳“夫妇”在220千伏油口Ⅰ、Ⅱ线塔上筑巢安家,并安全孵化出5只可爱的鹳宝宝。
千万网友化身“云家长”通过慢直播,共同见证小生命的破壳时刻。东方白鹳一家火爆“出圈”。
国网山东电力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全国生态保护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经验”。东方白鹳与输电线路的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