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有关山西电力体制改革的32条关注点!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山西的支柱产业。当前,山西省电力工业面临用电需求不足、用电成本较高、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不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较低等问题,需要深入推进电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效率,增强供给侧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促进电力消纳,推动供需矛盾的解决,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加快实施500千伏北电南送西通道平鲁、五寨等配套输变电工程,提升省内北电南送输送能力。加快推进中部电网解环工程,消除太原电网短路容量超标、局部电网受限等隐患,完善忻朔电网、吕梁电网和晋城电网220千伏网架结构,提高电网运行灵活性和可靠性。建立优先发电权和优先购电权制度,进一步放开发用电计划,完善电力交易规则,增加电力交易规模,扩大交易范围,降低企业用电价格。
A优化电力产业结构
01核心:科学确定发展目标
重点:“十三五”规划初步确定,到2020年全省电力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130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3800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约3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以上。在燃煤火电装机中,60万千瓦级机组占比超过40%,百万千瓦级机组占比超过8%。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5%以上,电力外送能力达到6000万千瓦以上。燃煤发电机组达到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目标要求。构建大功率、远距离、低损耗外输电网络和安全可靠、开放兼容、双向互动、高效经济、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体系。山西煤电基地优势充分发挥,用电成本明显下降。
02核心:优化煤电项目布局
重点:加快晋北、晋中、晋东三大国家级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外送基地建设,科学合理布局大容量、高参数、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重点鼓励坑口煤电一体化项目。
03核心: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利用
重点:按规划稳步推进晋北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有序推进中南部低风速资源开发,积极探索风电扶贫;大力推进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者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光伏扶贫工作,多方推进分布式光伏应用;统筹推进水电、生物质能、地热能发展。
04核心:淘汰落后产能
重点:严格执行国家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政策,认真落实我省已出台的关停淘汰政策规定,加快关停淘汰单机容量小、供电煤耗高、达不到超低排放要求的燃煤机组。
05核心:加快晋电外送通道建设
重点:全力推进核准在建的“三交一直”外送电通道建设,力争2017年底建成投运。积极争取国家尽快确定晋北-天津南、晋中-潍坊、晋北-江苏3条外送电通道配套电源点,力争输电通道和电源点项目同步建成投运。
06核心:提升省网输配电能力
重点:加快实施500千伏北电南送西通道平鲁、五寨等配套输变电工程,提升省内北电南送输送能力。加快推进中部电网解环工程,消除太原电网短路容量超标、局部电网受限等隐患,完善忻朔电网、吕梁电网和晋城电网220千伏网架结构,提高电网运行灵活性和可靠性。
B创新电力供用市场化模式
07核心:构建电力市场化体系
重点:着力推进电价改革,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拓展省内外用电市场,规范交易机构运营和自备电厂管理,构建竞争有序、较为完善的电力市场化体系。
08核心:搭建电力交易平台
重点:将电网企业承担的交易业务与其他业务分开,组建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搭建公开透明、功能完善的电力交易平台。
09核心:完善价格和结算机制
重点:合理确定各电压等级输配电价,降低过网费用。从提高用电效率和鼓励用电出发,进一步完善峰谷电价、阶梯电价、基本电费政策,形成有效的电价激励机制。探索建立辅助服务市场补偿机制和电力市场发、售、用直接结算机制。
10核心:扩大电力直接交易
重点:建立优先发电权和优先购电权制度,进一步放开发用电计划,完善电力交易规则,增加交易规模,扩大交易范围,降低企业用电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