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在我国异常火热。对于能源互联网,目前并没有统一、权威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将能源互联网等同于智能电网,如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际上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互通的坚强智能电网;
第二,有人认为能源互联网就是国务院文件中提到的智慧能源;
第三,能源互联网是一种在现有配电网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了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和分布式储能装置,能够实现能量和信息流动的新型高效电网结构。它将大型集中式发电机组、分布式可再生发电端、储能设备、各类终端用电机器通过自动化与智能化软硬件建立连接,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的大能源网络内各类设备的信息交互,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实时平衡。
以上三种界定,第一种仅关注智能电网,第二种仅关注电源,第三种则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能源互联网的基本要素,其内涵更丰富也更全面。同时在国外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中,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基于互联网的电力交易和服务平台是能源互联网的三大基本元素。综上,可以将能源互联网简单界定为“智能电网+电源+用电设施”的有机组合。
能源互联网借助海量分布式设备的广域协调和未来即插即用可以实现双向互动的分布式储能,能够提供远距离、大容量的需求侧响应能力。电动车、家庭储能、楼宇储能、天然气发电及电转气技术等将是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全球能源互联网要大规模分布式储能装备高效运行,需要全球电力市场和动态电价作为制度支撑,并且峰谷电价差要足够大才可以吸引投资者和普通家庭积极进入电力市场。可以形象地理解,借助太阳能电池,每一幢大楼、每一块空地都能“化身”为发电厂,每个人既从“能源互联网”购买能源,也向“能源互联网”出售能源,在线提供网购服务。借助互联网技术,消费者和生产者根据实时电价自动调整电力消费和生产行为。
能源互联网强调可再生能源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这将颠覆传统的能源系统,并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增长过快以及传统电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互联互通的能源互联网将是大势所趋。由于能源互联网内涵和涉及的产业非常宽广,涉及的问题复杂、多样,导致能源互联网迟迟难以取得共识,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但目前存在一个普遍的共识:能源互联网是推动分布式能源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推进,分布式能源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由于电力体制原因,弃水、弃风、弃光现象时有发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面临困难,发展机制不健全,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存在困难。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开放电网公平接入,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新机制:
第一, 积极发展分布式电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融合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系统消纳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
第二, 完善并网运行服务,支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上网,积极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其他电网的有效衔接,依照规划认真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保障性收购制度,解决好无歧视、无障碍上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