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 大气污染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改善大气 环境,大家有一点共识——就是要减少煤炭的使用量,用清洁能源逐渐代替煤炭。(这是去年全球几个地区,煤炭的使用情况:在欧洲、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煤炭的 使用率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但是在我国,这个数字却接近70%。图中,红色标出的这近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去年使用的煤炭,是全世界的四分之一。)
2009年,国家出台《可再生能源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保证清洁能源优先使用。就在去年,我国的风电设备装机量更是一举成为世界第一。
新能源:全球装机第一 为何弃而不用
但眼下,我国一些地方却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巨额投资的这些清洁能源建好了,却不让使用,尤其是西北地区,大量的风力发电设备被迫停用。(地图上您看到 的这些都是2015年,风电被停用的重灾区:内蒙古,风电限电率是18%;甘肃风电限电率39%;新疆的限电率是32%;吉林的限电率32%。根据国家能 源局的统计,这些停用的风电设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60亿元。)
一方面是国家治理环境,壮士断腕的决心,另一方面是我们普通人对改善大气污染的渴望;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的清洁能源无法正常投入使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的记者辗转近十个城市,为您揭开大型风电基地停摆的真正原因。
昔日“陆上三峡” 今日“弃风大省”
记者调查的第一站是甘肃酒泉,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这里有接近4成的风力发电设备被限制使用,成为全国停用风电设备最严重的地区,当年耗资上千亿元打造的风电基地,如今只能在戈壁上晒着太阳。
从酒泉市区出发,驱车两个小时,记者终于来到了这个风电基地,当地气象预报显示,这天的风力达到了7级,但大多数的风车,却一动不动的矗立在戈壁之中。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项目,是我国第一个大型风电示范基地。2008年,就通过国家审批,还被写进了国家能源局,十一五、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规划,很多人都把它叫做“陆上三峡”。这么重大的项目,为什么建好了,风车却不工作呢?
原来风车不工作,是上级甘肃电力部门下达的指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有的时间段,能发电的机组还不到十分之一。
基本上,最大出力都是上百,但是当前出力不到十。现在5%到10%之间算比较好的了,如果按这个趋势统计下去,单天限电接近70%到80%。
记者注意到,在另一家电厂,这位调度员也正在关停风车,因为省电力公司要求他们,继续减少发电量。
三天时间,记者一共采访了酒泉市近十家风电厂,没有一家不被限制发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