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科学谋划能源电力发展,对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作为电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边界条件,“十三五”电力流格局是亟待论证厘清的核心议题。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能源资源与消费中心逆向分布的特征将更加显著,环境保护、碳减排等由“软”约束上升到“硬”约束。应对这些挑战,调整电源布局,优化电力流规模和流向,逐步实现资源可持续、环境友好、安全可靠、经济可承受的电力供应,有利于优化全国生态环境空间和满足区域能源的供需平衡需求。
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但所在区域消纳能力有限、跨区外送消纳能力不足,弃风、弃光现象已经较为严重。总体来看,目前跨省跨区输送新能源的通道能力只有1400万千瓦,占“三北”新能源比重不足12%,输电通道缺口达3000万千瓦,新能源难以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根据目前风电项目前期进展状态估计,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很可能达到2.4亿千瓦,其中“三北”风电基地新增装机近1亿千瓦。根据消纳能力分析,送至负荷中心的风电规模需达到1亿千瓦左右,才能将弃风率控制在5%左右的水平。
在太阳能发电方面,青藏高原、甘肃、宁夏北部、新疆南部、蒙西等地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3000小时,具有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良好条件,以集中开发为主。东中部地区重点发展分布式光伏。2020年,我国太阳能发电规模有望达到1.5亿千瓦,其中西部地区太阳能发电装机约8000万千瓦,2020年太阳能发电跨区消纳需求约4600万千瓦。
我国西南水电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未开发水电占全国85%以上,是未来水电开发建设的重点。西南水电的开发外送需要在全国能源电力平衡的大格局中统筹,按照“丰水期不弃水、枯水期不缺电”的原则,综合考虑水电替代率、利用效率等因素,优化利用。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3.5亿千瓦,其中西南水电装机两亿千瓦,2015~2020年新增装机超过5000千瓦。2020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域跨省区外送消纳水电6300万千瓦,主要送电华东、华中地区,替代率高、流向合理,可基本实现不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