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官方层面关于能源互联网的顶层规划正逐步明朗,能源互联网渐行渐近。近日,有行业媒体曝出,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工信部等参与制定的《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初稿已拟定完成,进入征求意见阶段。下一阶段,发电企业、新能源企业、电网企业、互联网企业及科研院所等能源互联网生态圈内的各方参与者,都将参与意见讨论。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计划的正式出台时间将尽可能安排在年底,目前正在争取各个部委的支持。行动计划正式出台后,将选取不同地区进行技术、政策、商业模式等层次的创新试点。业内人士预计,能源互联网将成为“十三五”重要看点,市场规模将至少在5万亿元以上。
政策加码 5万亿蓝海即将开启
所谓能源互联网,就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起来,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
尽管能源互联网概念自2014年开始便受到市场热捧,但官方层面的“行动指南”直至今年下半年才逐步酝酿形成。尽管如此,各方投资者的想象空间早已打开。据了解,目前已经参与能源互联网的能源企业,除了国家电网这样的电网企业,还有电力、煤炭、石油、新能源等多个行业企业,甚至阿里、百度等互联网领域巨头也已布局其中。
根据安信证券能源互联网深度报告,目前我国用户端电力销售的金额大约2.5万亿元,加上建设投资,可以估计能源互联网的市场至少在5万亿以上。业内专家表示,随着能源互联网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及其它电动交通工具将在产量和市场增量上逐步取代燃油交通工具,分布式能源网络将有望与集中式能源网络分庭抗礼,储能产业也有望推向普遍化。
市场向好 储能企业未雨绸缪
在能源互联网建设中,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石化能源是核心内容之一,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在近日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增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而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
由于储能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清洁电力能量流的不确定性,并使能量的时空转移、能量流的有序流动成为可能,因而也成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技术支撑。面对即将打开的5万亿蓝海,多家储能企业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