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作为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全面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进程中,作为国企大潮中的生力军,电力行业如何推进?怎样才能抓住机遇,独占鳌头?日前,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进行解读。
网运分开:能源领域改革的焦点
《意见》规定,划分国有企业不同类别,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具体来说,公益类国企强调更多的社会责任,国有资本仍然绝对控股;而商业类国企则以市场化思路运作,对资本控股要求不强,甚至允许参股但不控股。
关于国企改革的分类,这是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资料显示,前几年都是处于讨论阶段,在中央办公厅下发的文件中,偶有涉及,但内容并不明确。
“这一分类的主要缘由是商业类和公益类考核标准的不同。以往考核国有企业就是看资产有没有增加,利润有没有增加。而公益类的企业考核应该是考核其提供单位成本的服务有没有提高,消费者的权益是否维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专家向记者表示。
《意见》提出,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这一规定为能源行业体制改革的网运分离探索提供了最新的解释。
“国企改革意见需要配套电力体制改革、油气体制改革等行业改革意见一起推动,它们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网运分开一直是能源领域改革的焦点。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后,业内密切关注这一轮国企改革如何与能源行业改革密切配合。对此,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分析师曹寅认为,国企改革和电改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开拓市场和国企定位问题。实质上,无论是电改、油改还是气改,核心都是国企改革。他们就像两条不同方向的线,纵线是国企改革,横线是行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