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电价一向种类繁多,输配电价成本更是被被认为不够透明,两者都是电力体制改革的要点。
9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3-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价格情况监管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分析主要电力企业的六项价格指标,明确电力企业成本。这将为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提供基础依据。
电力企业成本中,最为外界关注的是输配电成本。输配电价也是新一轮电改后,已陆续在地方进行试点改革的领域。输配电价改革将打破电网企业统购统销、赚取差价的模式,让电价形成机制更为透明。
现有统计中,反映电网企业成本的是购销差价。《通报》称,2014年电网企业平均购销差价为208.11元/千千瓦时,即每度电电网企业赚取0.208元差价。
“这不是电网企业赚取的利润,因为没有去处税收及线损,但可以反映电网企业的收入概况。售电放开后,售电环节就不会计算在内,电网企业只收取输配过网费。”一位电力行业人士分析说。
电网购销差价2014年同比增8%
《通报》中称,2014年电网企业平均购销差价(不含税、含线损)为208.11元/千千瓦时,同比增长8.0%。扣除线损,电网企业平均购销差价2014年为185.32元/千千瓦时,同比增长10.17%。
2014年全国社会用电量为55233亿千瓦时,按照扣除线损后的平均差价0.18532元/度简单计算,全年为电网企业产生超过1万亿购销差价。
从各省(区、市)情况看,购销差价(含线损)2013年江西最高,为243.95元/千千瓦时,宁夏最低,为94.98元/千千瓦时。2014年江西最高,为251.24元/千千瓦时,青海最低,为94.84元/千千瓦时。
线损是输电过程中损失的电量,根据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平均线损率绝对量6.34%,同比下降0.4%。线损一般是电网企业和输电企业对成本争议比较大的点,输配电价不透明,就包括外界对电网企业赚取购销差价的模式下各项成本是否客观的疑虑。
《通报》分析指出,2013-2014年电网企业平均线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2014年分别为6.53%、6.20%,2014年同比下降5.05%。其中2013年新疆最高,为11.47%,青海最低,为3.72%。2014年四川最高,为9.45%,青海最低,为3.08%。
此外,《通报》还指出,燃煤机组平均上网电价(含税)呈下降趋势,水电机组、风电机组、燃气发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略有上升。
2014年全国燃煤机组平均上网电价为418.77元/千千瓦时,同比下降1.93%。水电机组平均上网电价2014年为291.61元/千千瓦时,同比增长2.97%。风电机组平均上网电价2014年为572.06元/千千瓦时,同比增长1.73%。呈现清洁能源电价上调,燃煤机组电价下调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