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辅助服务市场,好在有两个细则
没有电力市场、没有调频电价、没有相关并网准入规程、没有储能电价,也就意味着储能系统只能是电厂身后的“幕后英雄”。如前述华北电力调控分中心人士所言,电网“看不见”石热3号机背后的储能系统,只能看见3号机组的调频性能有了大幅提升。
在现行体制下,原电监会制定的“两个细则”(《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和《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辅助服务市场的作用,为未来新电改体制下的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特别是为多元化辅助服务参与主体积累了实践经验并奠定了基础。
根据华北区域的“两个细则”,并网发电厂要根据电力调度指令提供辅助服务,并执行辅助服务考核和补偿。其中,对发电机组提供AGC服务属于有偿辅助服务,按可用时间及AGC服务贡献分别补偿,这使得石热储能电力调频系统能够从中获得补偿,电厂和睿能世纪共享收益。据牟镠峰透露,项目投运后5-6年能收回成本。
华北电网提供的数据显示,储能系统的进入使石热3号机组的调频性能有了显著提高,kp值(调节性能月度平均值)由3.6上升至4.6。在2014年4月石热机组AGC调节性能优化之后,3号机与储能系统的配合效果大幅提升,稳居华北电网区域调频性能最优地位,机组调频收益最高日增5倍。
“在电监会‘两个细则’的试行阶段,华北电网就成为全国首批试点。石景山热电厂是20万千瓦机组中第一个参与AGC调节性能考核的。华北电网排名前20名的机组,按照BLR模式(即按照电网实时潮流、周波、频率调节运行,对机组性能要求更高)运行,而非BLO模式(按电网调度曲线运行),因而获得更多的补偿收益。”梅东升向记者介绍。
“‘两个细则’是在国内现有电力体制下推动电力辅助服务逐渐市场化的有效方式。从最近几年的实施效果看,我国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辅助服务‘可计量、可监管、可交易’。尤其是在京津唐电网AGC调频服务市场,通过设计‘按效果’补偿公式,引入AGC有偿服务和初步市场竞争机制,2010年以来发电机组平均AGC调频能力提高了80%以上,极大保障了区域供电质量。虽然我国还没有建立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但目前在华北区域实行的‘两个细则’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755法案中按照调频效果付费的思路异曲同工。”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人士向记者介绍。
示范意义有多大?
在目前国内没有完整辅助服务市场的情况下,选择在华北区域进行储能电力调频系统试点的主要原因在于,依托华北的“两个细则”可提供力度较大的补偿,从而可确保高成本的储能项目具备经济性。前述华北电力调控分中心人士进一步对记者分析:“一方面,相较于其他区域,华北的调频资源比较少;另一方面,作为京津唐所在的华北区域,对电网安全要求相对较高,给予的考核补偿力度也最大,这些都能促使发电机组优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