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太阳能环球之旅最终还是输给了储能技术吗?(3)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solarlabie    2015/7/28 9:15:44  我要投稿  

三、过多的电池保护层葬送了太阳能世界之旅

有很多网友都很好奇,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外部温度往往低于0℃,怎么还会有散热问题?

这个问题问到了点上,飞机的工程师们恰恰是过多的考虑了“软皮电池”脆弱的外表,担心高空温度过低,才为电池穿上了厚厚的一层保护衣。

在设计之初,“阳光动力2号”所有的电池仓,都是按照载人的驾驶仓做的保温层,它可以允许电池在25℃的恒温条件下工作,但是保温过多、散热不够。连续多日的爬升操作,电池所发热量根本散不出去,反而烧坏了电池板。

在最新发布的“阳光动力2号”官方信息中,工程师估算有超过一半的电池片都因过热导致了锂电池的损毁。

四、未来能源的关键依然是储能

在谈到这次电池故障时,“阳光动力2号”的飞行员探险家Bertrand Piccard是这么描述电池技术的:

“电池和人体的细胞极为相似,这也正是它难以捉摸的原因所在。每一块‘阳光动力2号’的电池都包含了70组‘软皮锂电池’,它们就像人体内的细胞一样,每一个都不同。它们也像人一样,不喜欢压力,极端的冷或热都会影响它们的工作能力,而且如果前一天工作过度的话,第二天能充入的电能就会略有差别。

想象一下,如果前一天你跑了一趟马拉松,第二天肌肉就会酸痛,工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这也正是每一块电池之间产生差别的原因。”

因此,掌握和控制每一个“电池细胞”,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多亏了“阳光动力2号”的努力,科学家终于有机会见到了电池跑完“马拉松”之后的状况,相信这次环球之旅收集到的数据,能够帮助他们研发出下一代更好的电池技术。

“阳光动力2号”失败了吗?答案很明显:并没有,它才刚刚开始!

五、为什么阳光动力2号如此“吸金”?

太阳能大飞机实用吗?想了解太阳能大飞机的“吸金哲学”,还得先从它的实用价值讲起...

我们都知道,为了安装足够的太阳能板,“阳光动力2号”的翼展达到了72米,比一架波音747客机的翼展还大。但是它自己的长途运输,却还要靠波音货机来完成。

我们来做一道数学题:

1、阳光动力2号,机翼可用面积269m²,安装转换率23%的太阳能板后,每天可收集340Kwh的电能,这些电能仅够搭载1名驾驶员飞行。

2、波音747客机,机翼可用面积500m²,如果安装同样的太阳能板,收集的能量最多够搭乘2人。就算未来转化率达到50%,也只能搭载4人,连一个机组都不够!要知道现在波音747客机的载人量可是300人啊,真靠太阳能完全提供飞机的动力恐怕一百年也做不到。

所以从一开始,有很多网友就在吐槽,说“阳光动力2号”完全没有实用价值。但是真金白银支持环球之旅的大财团们可不这么看,要知道他们可是以逐利为第一要义的,那么他们到底关心的是什么呢?

首先不得不承认,太阳能飞机进行环球之旅的确是一个科技成果的试验场。在背后支持这个项目的共有12家大型财团,他们分别掌控着世界上能源、航空技术、化工原料等最重要领域,有了这样一趟环球之旅,他们的技术可以接受现实环境的检测。

其次这还是一个巨大的品牌推广的机会,印在飞机上的大LOGO会在世界各地最高大上的场合露面。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