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电池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飞机的电池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导致了这次事故?而且竟然要花整整8个月来维修?这一切,还要从太阳能飞机独特的飞行轨迹讲起:

我们都知道,阳光动力2号是一架依靠太阳能供电飞行的飞机,为了保证充分接触阳光,它每天日出前就必须从1000米的巡航高度爬升至8500米的云层上方,在吸收阳光、充饱电池之后,再在夜晚下降到空气阻力更小的低海拔高度,以减少飞行中的能量损失。
这个飞行模式在前面1~2天的短途飞行中效果很好,直到它连续飞5天的时候,不间断的几日爬坡飞行,电池满功率工作,电池仓开始发热,并且无法有效散热,最终导致了电池的永久损毁。
二、韩国人战胜了特斯拉的电池技术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特斯拉用的电池技术:18650锂电池。这是一种由铝制外壳包裹锂聚合物的电池,它的一个特点就是金属的外壳更容易散热,这也是特斯拉的电池温控技术的核心。
但是“阳光动力2号”因为要控制飞机的总重量,不可能选择这种大量使用金属包装的电池,因此他们寻找到了一种韩国人开发的“软皮包装”锂电池:Pouch pack battery。
这种电池的外皮是一层柔软的“铝箔”,而且它可以设计成单体电池更大的“电池包”,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的重量和体积。
但是这种电池也有一个明显的弱点:极容易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膨胀失效。为了减少电池的损毁可能,电池的供应商韩国Kokam公司特别研制了一种化学试剂加注到电池中,以减少膨胀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根据电池的官网介绍,他们研制的电池将把这种软皮电池寿命从500次增加至2000次充放电周期。有了这套电池技术,飞机就可以“轻装上阵”了。不过,最终证明电池技术的梦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