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专家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快速在深圳、内蒙古、安徽、湖北、宁夏、云南、贵州7个省区市铺开,试点启动的速度超出预期,表明国家加快推进电改的决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试点范围以外地区也要同步开展输配电价摸底测算工作,全面调查摸清电网输配电资产、成本和企业效益情况,初步测算输配电价水平,研究提出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工作思路。
电网角色将发生重大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电网实行输、配、售一体,输配电价包含在销售电价中,体现为平均销售电价与平均购电价的价差空间,没有单独制定输配电价。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本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将在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的基础上,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
别志刚介绍说,贵州省将主要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围绕“建机制、强管理”的目标,在贵州电网建立独立的输配电价机制。
从已经启动的各省份试点看,“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意味着在输配电价改革的推进中,电网的角色将发生重大转变。
以最早启动试点的深圳市为例,电网将不再作为电力交易主体,而是以输配电服务商的角色参与到电力行业产业链中,依靠网络资源收取“过网费”。这一做法将最终打破电网依靠买电、卖电获取购销差价的盈利模式。而由送电、受电市场主体自主协商或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确定送受电量和价格,也有力地促进了电价市场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树杰认为,输配电价改革改变了电网盈利模式,发电售电价格高低与电网收入无关,因而电网企业与发电、售电企业没有了利益之争,在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中将保持中立地位,可以避免干预电力市场的有效运行。
中国能源网首席执行官韩晓平认为,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推进,我国将逐步放松上网电价管制。上网电价属于可引入竞争的环节,应逐步放给市场,最终通过竞争形成价格,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