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计划将以问题为导向
记者:能源局为何要起草“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样的纲领文件?
曾鸣:能源问题是国家层面的大问题。国家希望通过能源互联网解决能源电力的主要问题,这也是制定行动计划的目的。所以,国家会以问题为导向来研究能源互联网的计划、行动,并组织攻关。
当然,让市场自己做也可以,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盈利、运用点来研究切入,但行动计划是代表国家意志,解决国家认为能源和电力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请专家、企业共同研讨确定能源互联网的定位、特征、主要目标、主要功能、具体任务,以及怎样开发这个顶层设计。不仅仅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如此,未来的能源互联网产业联盟的建设,也都是有国家导向、统一组织的。
记者:那么,可以预见,未来“能源互联网”将解决能源行业的哪些问题?
曾鸣:在一次能源中,能源如何转化、转化多少、如何优化等等,背后涉及经济问题、环境问题,也涉及到能源安全问题,错综复杂。二次能源本身怎么发电、怎么输配、怎么使用,集中分散怎么结合,发输配怎么结合等等,这背后既要求高效率,又要安全;既要控制能源安全,又要市场公平;既要满足社会普遍服务,又要不断提高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节能减排。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国能源电力需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在我国电力系统中,一方面,随着燃煤电厂的压缩,大规模风光发电并网,将形成发电侧的波动。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着需求侧的波动。过去我们是以供应侧的波动满足需求侧的波动,但现在能源电力系统需要解决双侧波动的问题,这也是未来我们的能源科学家们、工程师们需要研究开发技术来解决的,而能源互联网是使得这些技术得以运用,并且实现能源的互联、对等、开放、共享
能源互联网应多元包容
记者:当前,能源互联网的概念还未统一,你心目中的能源互联网是怎样的?
曾鸣: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横向多元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就是说能源互联网要在不同的环节开发相应的技术,各种能源像燃煤、天然气、核电、风电、水电、光伏等,让它们运行的时候优化互补。比如风来时多用风发电,风没了常规能源补上,通过协调互动达到最大限度消纳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源需求与生产供给协调优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从纵向来看,网包括智能电网、公路网、铁路网等等;荷,包括电力负荷,还包括热、气的负荷;储,指储能。我心目中的能源互联网是一个能源的组合,而不仅仅是电力。而最终要实现两个替代——清洁能源替代和电力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