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网络)
届时,即便石油仍是最重要的能源形式,但由于互联网有对传统行业强大的“改写能力”,石油企业或将彻底“退居幕后”,在极大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将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高效、多元的服务。
“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或将为能源企业清洁发展打开一个全新的窗口。
如果说互联网加零售业创造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奇迹,互联网加金融业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的“摧枯拉朽”,那么互联网加能源业又将产生什么?
答案非常明显——能源互联网。“利用互联网‘开放化、实时化、数据化、规模化’这四大优势,对能源产业进行互联网化,为能源赋予新的数据属性,应用IPv6、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动态调配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达到提高效率、节能减排等目的。”能源互联网学者韩东升介绍。
传统意义上,能源企业所独有的行业特殊性,使其以往的发展状况与大众认知存在一定距离,信息的不对称性也成为误解产生的根源。“互联网由于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分工深化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特点,为各行各业进行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最早提出“互联网+”这一概念的腾讯公司CEO马化腾说。
也就是说,携带了互联网优势基因的能源互联网消除了认知距离带来的交易壁垒,进一步降低了能源信息数据化的成本。“一旦能源转化为可视化信息流在互联网上流动起来,那么浪费将不复存在。无论是工厂的生产效率、写字楼的办公效率、企业的内部运营和管理效率还是家庭住房的用能效率,都会因此大大提升。毫无疑问,这将极大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智慧能源研究者刘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