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与能源发展均关系密切。
“一带一路”所经之处不仅有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产出国,如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等,也有着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潜力巨大的赤道和北极地区。“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资本出海,参与海外建设,也利于我国石油、天然气、核电企业“走出去”。
京津冀地区当前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今年2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题听取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
其中明确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
12月1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表示,协作小组第一次会议以来,国家能源局完善了大气污染防治配套措施,加大了能源领域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限期供应国V标准车用汽、柴油。推动这些区域限制销售和使用高灰分、高硫分的散煤,增加这些区域外来电力。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更加积极支持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大力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保障长三角区域天然气供应,推动长三角区域成品油质量升级,支持长三角区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支持重点输电通道建设,增加外来电,支持长三角区域推动能源体制机制改革。
长江水系是我国大型水电站所在。今年6~7月,除三峡电站外的我国装机最大的3座电站———糯扎渡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先后投产。9月,国务院发布了《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其中明确,要打造沿江绿色能源产业带。积极开发利用水电,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等为重点,加快水电基地和送出通道建设。同时,加快内蒙古西部至华中煤运通道建设,在中游地区适度规划布局大型高效清洁燃煤电站,增加电力、天然气等输入能力。推进页岩气勘查开发,稳步推进沿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
会议重点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意味着这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将在明年进入到实施阶段,能源发展或将侧重“三大战略”。同时,“三大战略”也将为能源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