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产业转移渐成趋势,研究表明,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政策相继实施,产业转移也不断加速。“中快东慢”、“西快东慢”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渐形成。李克强总理明确地指出,要优化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群,还要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中、西部地区,通过加快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有序合理集聚人口,培育并发展一批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的中心以及市场需求空间从东向西、由南往北梯次拓展。需充分考虑单个城市的资源禀赋以及由该城市的地理区位所决定的城市间相互影响,促进大、中、小城市优化布局,东、中、西城市的合理分布。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布局的空间调整,我国的能源、电力消费中心也将西移。中西部地区对能源、电力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强,这有利于缓解长期以来我国能源资源储量分布和经济发展区位分布错位的矛盾。研究表明,我国煤炭资源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征,水力资源呈现西部多、东部少,相对集中在西南地区的格局,风能则主要分布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发电资源总体呈现出西部多、东部少的特点。未来,城镇空间布局的优化将促进非农产业的合理布局,经济增长中心的西扩、产业往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将有利于消纳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当然,着眼当前,东部地区经济产出占比仍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是我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的最主要区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因此,中西部地区除了满足自身市场需求以外,也要统筹考虑东部市场,实行“西电东送”战略。
总体来看,在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能源、电力消费将出现深刻变化。用能、用电增速将伴随着宏观经济增长的减速而放缓,电气化水平、电源结构将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用电将快速提升,区域用能用电格局也将深度调整,特高压电网投资建设将会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