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备用网在线讯:国家电网日前发布消息称,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该工程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即将批准建设的12条输电通道之一,其中包括国家电网4条特高压交流工程和4条特高压直流工程。
国家电网称,治理大气污染,根本出路是能源发展转方式、调结构。重点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关键是要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推进电能替代战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实现我国能源从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以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战略转型。
大气污染治理成有力推手
5月13日,国家电网发布消息称,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该工程的获批仅仅是个开始,其它4条特高压直流、4条特高压交流在内的多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也会获得批复。
据悉,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制定的电网投资方案已通过评估,预计将在随后公布。方案主要包括12条“西电东送”的输电通道项目,其中有淮南-南京-上海、蒙西-天津等8条特高压项目。
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通过逐步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增加天然气供应、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强度等措施替代燃煤。
今年4月,在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跨区输电项目,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要按规划开工建设一批采用特高压和常规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降耗增效。
任浩宁认为,特高压已经被纳入“治霾大军”之中,跨区域输电被寄予厚望,而特高压交流和直流的争端也将就此搁浅,国家层面将同时开展特高压直流和交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