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产业政策看,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地区,都严控“小火电”建设。“上大压小”是“十一五”以来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在201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指出,“实践证明,‘上大压小’走出了一条电力工业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国家共关停“小火电”机组7000万千瓦以上,西部也在关停之列。全国单位火电供电标准煤耗下降37克,脱硫机组比重持续增加。
“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继续推进“上大压小”,加强节能、节水、脱硫、脱硝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煤电综合改造升级工程。2012年,国务院颁布《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重点是淘汰小火电2000万千瓦,包括东部、西部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下和设计寿命期满的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下常规燃煤火电机组。
因此,以担心西部“小火电”无序增长而质疑特高压,是站不住脚的。
“电能替代”将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直燃煤比重过高是引发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显而易见,实践“电能替代”,落实“以电代煤”,对于降低雾霾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相比起电煤,散烧煤才是雾霾的主要源头,而这并不是简单的“以电代煤”能够解决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并没有充分理解“电能替代”战略中“以电代煤”的含义。
国家电网公司“电能替代”战略中,“以电代煤”蕴含着契合这一要求的丰富内容——用电能代替包括散烧煤在内的直燃煤,将工业锅炉、工业煤窑炉、居民取暖厨炊等用煤改为用电。
有数据显示,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直燃煤比重过高是引发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37.6亿吨标煤,其中煤炭消费25亿吨标煤,占66%。煤炭消费当中电煤、原料煤、直燃煤分别占51%、27%、22%,而发达国家80%以上的煤炭用于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