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员工同样如此,他们的质量改进、质量失误,每天都会进行结算,并在第二天下班前“上墙”。难怪在上上电缆几个分厂车间,记者发现看板上不仅有“月度业绩表”、“产品质量分析、统计与改善”方面的数据表,还有“员工收入公示栏”,从高到低,每一位员工每一天的收入一目了然。
除了质量考核用数据说话,上上电缆最重要的质量文件——《每周质量报告》,同样也是“玩”数据:一张不合格品现象分类统计表、一张不合格品趋势分析表、一张每周质量调查报告统计表,详实的数据统计,是其最大特色。
总经理、副总、分厂厂长等各级管理人员都会看到的《每周质量报告》,经常成为公司例会上的主题,碰到出现重大问题,丁山华更是在会上大动肝火,难怪与问题直接有关的管理人员在会议室里如坐针毡。
中层绩效考核基础数据统计表、分厂班长月度工资表、分厂质量绩效评价表等统计表、《每周质量报告》……如此庞大的数据统计,上上电缆是如何实现的?“我们目前主要依靠信息化手段,借助已经运行了12年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系统。”朱洪祥透露,借助用数据说话的精细化质量管理,上上电缆每天、每周、每月都进行考核,每年年底还有总结和表彰,“奖得眼红、罚得心疼”,尽管质量不同带来的收入差距明显,但人人都能接受,收入高意味着贡献大已形成共识,变成一种质量文化。
现在,发展了46年的上上电缆已成长为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企业集团,产品出口美国、意大利、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上电缆今后的发展,将重点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致力于成为中国电缆制造业的坚强脊梁。”丁山华一脸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