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副秘书长叶盛基则表示,根据目前汽车普及使用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很有可能会超2亿,能源供给和环境污染的形势日益严峻,汽车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这其中提高汽车的效率,对汽车进行升级,降低油耗推进节能尤其重要。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要大力发展和利用混合动力技术来实现传统车的节能。
不仅是政策倒逼,来自市场的需求同样推动车企的“混合动力”路。由于混合动力汽车节油效果明显,无须改变驾驶习惯及对配套设施“零要求”的特点,使其未来几年内有望被市场普遍接受。“通过三、五年的准备,未来混合动力一定很有前景”,叶盛基预测2020年整个混合动力产品应该会在产销里面占20%左右的比例。
突围
迎接2018年混动30万规模
面对尚未明朗却颇具前景的政策和市场,相关车企和配套产业却已开始了混合动力汽车新蓝海的探寻,并在技术和产品方面寻求突围。
配套电池等技术国产化铺路
“我们的镍氢动力电池项目初期可年产6万台套镍氢汽车动力电池,至2018年将实现年产30万套汽车动力电池产能。”作为国内首条镍氢汽车动力电池全自动生产线的投产者,科力远如此规划其长沙工厂的产能。该工厂以全球三大镍氢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厂之一的日本湘南工厂的团队和技术为基石打造中国首条全自动汽车动力电池生产线,将为国内车企提供混合动力汽车所需的镍氢动力电池。据科力远总经理罗韬透露,如此的产能规划是根据车企需求得出的,这意味着按照国内车企的规划,至2018年中国的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将达到30万辆的规模。
在此番规划的背后是,不仅是长安汽车(微博)新能源汽车汽车公司与科力远签约,商定长安汽车未来所有混合动力车都采用科力远的电池,一汽、上汽、广汽、吉利等车企也欲借科力远将其配套电池。此外,今年5月,丰田也与科力远签署了合资意向,在江苏常熟成立科力美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主营搭载于汽车的镍氢蓄电池的开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