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垂直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 正文

新能源发电就地消纳困难 难逃污染魔咒?(3)

华体会备用网在线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2013/10/29 10:54:39  我要投稿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常瑜曾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能够做到100%的四氯化硅和三氯氢硅的循环生产,没有达到“近零排放”的标准。而从国际经验来看,“近零排放”在技术上是不存在瓶颈的。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昂则指出,光伏行业的生产之所以存在不令人满意的状况,企业和政府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些企业仍将清洁生产停留在末端治理的阶段,使得治理成本高而效果并不理想;而环保部门在光伏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缺少监管,配套治污设施不到位,这为光伏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埋下了隐患。

除了设备生产环节,在发电用电环节,似乎也并不能与污染完全撇清关系。

就风力资源而言,其季节波动性明显,而对于太阳能而言,则昼夜波动性明显。因此,风电与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突出,就必须配备足够的调峰电源,来维持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性。

据了解,在风电或者光伏发电量较小的地区,原有的火电电源足够调峰。但对于大规模的新能源发电,一般就需要配建新的火电电源了,而火电的最大标签正是“污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甘肃瓜州目前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405万千瓦,而作为调峰电源的新火电项目则正在规划中。

据了解,瓜州常乐电厂4×100万千瓦火电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水资源论证、环评、安评等前期工作,已上报国家发改委进行审批,力争年底前取得一期2×100万千瓦项目建设路条。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进场道路、跨越铁路桥梁、35千伏输电线路、输水泵房等前期建设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0万元。

事实上,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普通的业内人士,都已经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于是风电、光伏发电的储能研究提上日程。

在距北京西北200多公里的河北省张北县,有一个世界上首个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智能输电于一体的示范工程——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这个工程的重要意义就是探索出世界首创的风光储输联合发电运行模式,即通过风、光、储的七种组合发电方式,与平滑出力、跟踪计划、系统调频、削峰填谷四种功能的结合,实现多组态、多功能、可调节、可调度的联合发电运行方式。

说简单一点,最有价值的探索就是对于风光电能储输的研究——如何将高峰期的风电、光伏发电储存下来,作为调峰电源,在风电、光伏发电低谷期输出去。

分享到: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点关注
国网826号文解读

国网826号文解读

昨天国网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9】826号文)。文中提出了“三严禁、二不得、二不再”的投资建设思路。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文件,而是国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标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网企业,国网公司每年因投资建设所需的采购数额巨大,对电

--更多
最新新闻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深度报道
相关专题

关闭

重播

关闭

重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