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恐仍将持续
可再生能源产业之所以会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境,主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市场开发与产业发展不协调造成的。比如最近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光伏产业。一方面,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的主要出口国开始削减政府补贴,导致市场快速萎缩,“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难以维系。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发展缓慢,光伏产业缺乏稳定坚实的市场基础。
此外,并网难也是导致产能过剩的原因。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李俊峰认为,要想解决并网难问题,第一,加强电网建设,把电“送”出去;第二,改善调度机制,实现可再生能源优先上网。在现存的调度机制下,可再生能源上网并不容易,还是要给传统能源让步,经常出现“弃风”“弃电”现象。不管采取怎样的改革措施,最终要能实现低碳、高效能源优先上网。
厘清发展思路、拓展国内外市场需要时间与耐心,因此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现象恐将持续。
突破瓶颈须多管齐下
目前,将可再生能源同化石能源相比,就如同让婴儿与专业运动员同台竞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婴儿想要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他需要吸取更多营养迅速成长;另一方面,游戏规则也要做相应调整,制定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健康成长的政策措施,同时致力于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新的能源体系,包括发展智能电网、建立新的价格体制、制定适合新能源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等。
“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要想取得大发展,首先要维持原有的优势,不能在补短板的同时把以前积累的优势丢失。另外,光靠电价调整是不够的,政府还应该采取对企业在税收上进行一定的减免等其他支持政策,多管齐下,共同发挥作用。”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赵先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除了调整电价补贴标准之外,国家还应针对大型企业出台一系列节能减排指标,既能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又能让这些企业多承担一些环保责任。此外,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节奏容易因非常规油气的发展而被打乱,国家要对此有一定的准备,并为可再生能源产业提前做好科学详尽的发展规划。”王社教建议。